假如清朝没有灭亡,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清朝末年假如清朝没有灭亡,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慈禧太后干政导致的结果,那么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呢?答案是一定的,一定会灭亡。原因有很多:

假如清朝没有灭亡,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假如清朝没有灭亡,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1、原因是因为自身思想落后,狂妄自大,乾隆的闭关锁国政策,错失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这次机会。为大清的灭亡埋下了伏笔。1792年英国大使马戈尔尼率领一支700人的船队,在乾隆83岁寿辰之际访华失败。他认为清朝外表很强大,但其实外强中干,早已不是那头东方的醒狮了。其实早已不堪一击。

2、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利用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倾销鸦片,开始了鸦片贸易,接下来就是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火烧圆明园、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等历史事件,从此腐败落后的清政府便成了资本主义列强压迫的对象。

3、乾隆后期,大清便已江河日下,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和白莲教为首的起义,让清政府耗费了很多年时间和大量的财政收入得以平乱。

4、最后是直接导致大清灭亡的辛亥革命。接着袁世凯趁着辛亥革命重新掌权,先逼皇室退位,再逼着革命党下台。新的民国政府,直接迁到了北京。所以,大清的直接掘墓人是袁世凯。

所以不管是有没有慈禧当政,由于当时清朝内忧外患还是会灭亡的,这些结果不是清朝自己能选择的,这是历史发展潮流的趋势使然。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假如清朝没有灭亡,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首先,如果没有康熙,清朝会不会灭亡不好说,但一定是名存实亡,清王朝后面的历史,中华的版图都会受到极大的压缩和影响。

假如清朝没有灭亡,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楼主的命题是“如果没有康熙”。众所周知,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雄才大略武功赫赫的雄主,抛开民族偏见,探讨其文治武功对后面中国的实际影响下客观来讲,其也是中国“千古一帝”的有力竞选人之一。如果没有康熙,则意味着替代他的是一个碌碌无为守成有余的庸君或者是一个醉心于鱼虫鸟兽,佛道仙修的昏君,那么,清朝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

假如清朝没有灭亡,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来看看当时东亚大陆的大环境:

假如清朝没有灭亡,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1中国南部,兵力雄厚,财粮富足,地域广袤,拥兵自重的三大藩王

2中国东南,裂土分疆,分庭抗礼的台湾郑氏政权

3中国东北,像口香糖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野心勃勃,且正处于疯狂扩张期的沙皇俄国

4中国西北,藏传活佛,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的漠西草原枭雄准格尔汗葛尔丹

怎么样,这局势算不算是乱成了一锅粥,纵观中国历史,哪朝哪代开国之初不是天下一统,歌舞升平?像满清开国之初还有如此复杂,诡谲的局面,也是头一遭。康熙是个富二代,只是他老爹留下的公司着实是个烂摊子。

历史使命落在了康熙肩上,康熙替祖宗们进行的二次创业之路开始了

一、首先用戏剧性的方式拿掉鳌拜,告诉朝臣和天下人,公司的绝对股东是爱新觉罗,小玄子我是有脾气的,让我当傀儡是不可能的,敢抢我东西我就要你好看

二、可能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刚满二十岁的康熙已经下定决心要撤藩了,“三藩之耗半天下”不说,半壁江山实际操控于几个汉族异姓王之手,这让这位已经当了十二年皇帝,历天花而不殁,火气有点大的少年天子的脸上真的很没有面子,他没有想那么多,即便他肯定知道如果撤藩失败,他会比前明同样撤藩失败的建文帝朱允炆还惨,朱虽然身死(没找到就当死了吧)但国还没有灭,可自己一旦失败势必会像元末皇帝一样被汉人赶回北边老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大概率会身死国灭,父祖衣衫褴褛一手创建的破烂公司彻底破产。

他决定赌一把,历史证明这位皇帝个人素质修养还是挺高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果断的抓住了,利用吴三桂兵止长江,衡阳称帝的缓冲时间,迅速纵横捭阖,分化瓦解,拉拢收买,各个击破,战局瞬间回到均势,吴方面则败报不断,结果后悔不已,怒火攻心得了急病,暴死一命呜呼

康熙又赌对了,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他没有昏头,迅速抓天机者胜,失掉天机者败,他配的上这场胜利,避免走了朱允炆后路

1673年—1681年,清军大胜,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这算不算是与敌对势力又争了一次天下?与开国何异?

三、经过多年的谈谈打打无果,郑经病逝。康熙又一次果断抓住机会,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清军水师2万余人、各种战舰二百多艘,直逼澎湖。澎湖一战,台湾方面兵败如山倒,刘国轩逃回台湾,岛内震动,后台湾派人献上地图名册和投降书,台湾收复。

“台湾地方,自古未属中国。皇考圣略神威。取入版图。”—雍正帝

三、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取胜后,为使沙皇俄国不再施压东北和暗中支援葛尔丹,康熙帝与沙皇俄国于1689年9月7日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确定疆域边界的条约,之前历朝的疆土只是势力范围),以图集中精力对付西北大敌葛尔丹,这次清廷做了一点让步,但总体上依然算是一个平等条约,终年大雪的无人不毛之地在那时无论汉人满人的心里都不是值得耗费太多精力的地方,如果不是真的迫不得已,以康熙的一贯脾气,他会让步吗?

四、签订《尼布楚条约》的第二年,即1690年,这位精力充沛,说到做到的帝国统治者果然发兵亲征葛尔丹,沙俄那做的让步,他要从葛尔丹这里成倍的拿回来,结果都知道了,1690年,康熙37岁,清军大败葛尔丹于乌兰木通,1691年,康熙38岁举行多伦会盟,在蒙古实行盟旗制,1696年,43岁的康熙第三次亲征葛尔丹,经昭莫多之战,葛尔丹大势已去,数骑逃回,在清廷的坚决绞杀和内部矛盾重重的局面下,葛尔丹于众叛亲离中服毒自杀,康熙在南巡黄河的大堤上听闻葛尔丹已死的消息后,当众跪下,感谢上天

至此,从1661年继位到1696年第三次亲征准格尔这整整36年的时间里,鳌拜、吴三桂、台湾、东北边境问题、准格尔汗葛尔丹皆已得到解决。说康熙一日也没闲着有点夸张,但可以说这36年里康熙帝无时不刻不为帝国的命运,自己的使命,中华版图的大一统奋斗,殚精竭虑,他将从父亲手里接过的破烂山河又从头到脚彻彻底底地打理了一遍,并以崭新的面貌交给下一代

史料记载,康熙60年,国库存银3662万两,到了雍正元年还剩2371万两(而不是小说中所写的800万两),所以后人接手的绝不是一个穷兵黩武后民生凋敝的烂摊子,而是一个幅员千万平方公里,拥有亿兆黎民的庞大帝国。1696年之后,他貌似终于能好好歇歇了

五、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中央发兵救援。1718年和1720年,康熙两次派兵入藏击败准格尔,并分兵驻藏,实际控制了西藏

问题来了,如果没有康熙,没有这些武功的成就,继任者是个得过且过犬马声色的庸主,对清朝对日后中国有哪些影响呢?

假设,康熙帝没有下旨撤藩,或者撤藩后局面控制不了划江而治,长此以往中国南部甚至整个中国势必进入长期的分裂战乱,台湾能否归入版图而成今日之法理依据不得而知;中原巨大的内耗,是否有足够的力量、统治者是否有足够的进取心染指东北,阻止沙俄的南下扩张则是个未知数;没有乌兰布通之战和多伦会盟,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之间又会演变成什么样,是统一还是分裂,是南下中原还是北上塞漠,总之无论如何,中原依然还会是那个被北方少民骚扰、掠夺几千年的中原。后来乾隆从东(喀尔喀蒙古),南(青海西藏)两个方向用兵灭族准格尔,统一全部新疆地区将其收入版图更是无稽之谈了;西藏则会进入独立状态并在十九世纪后被从西边而来的英国人侵吞殖民。

虽曰守成,实同开创。我认为康熙皇帝对清朝乃至对整个中华大一统的版图有定鼎之功。

如果没有他,东亚大陆将会乱成一锅粥,面对十九世纪沙俄的持续扩张和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殖民势力将毫无还手之力。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