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当年的那群热血青年,你们看过电视剧《知青》,有什么感想

大家好,我是“姐夫撩剧”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

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当年的那群热血青年,你们看过电视剧《知青》,有什么感想

看完梁晓声老师电视剧版的《知青》,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对那个时代真挚感情渴望。虽然那个年代很艰苦,但是人与人之间,不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都很真挚、很纯洁!可能大多数时候,人们心里的善良是苦难时期唯一的精神支柱吧!不论生活多么艰辛、困苦,人们的信念很坚定,牛奶和面包都会有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心都是善良的。

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当年的那群热血青年,你们看过电视剧《知青》,有什么感想

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当年的那群热血青年,你们看过电视剧《知青》,有什么感想

基本信息

《知青》原著梁晓声,后由山东影视集团和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为电视剧,张新建执导,梁晓声编剧,唐曾、傅晶、程皓枫和李欣凌等主演。

剧情简介

1969年,在北大荒林区的一个雨夜,一辆火车又载来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白桦林”火车站的站长杨秉奎,在看到所有知识青年下车的那一刻,望着一张张稚嫩而青春洋溢的脸,预感到,这批人的到来,将会给北大荒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有话说

“慷慨激昂,人生无悔”也许是知青的一个永恒主题,《知青》也不例外。能拥有剧中那种面对各种艰辛和困境都能有所憧憬、有坚定的信念、有对生活经历的怀念,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能我们这一代人中,更多的是从父母口中听到很多关于知青那个年代的很多酸甜苦辣。但是从这部电视剧让我更加清晰、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知青。

我的一个姨爷爷就是知青,他是从安徽到我们这边的小县城当了知青,后来和同样是知青的姨奶奶结婚生子。姨爷爷已经去世,奶奶还健在,我有幸在高中的三年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吃住,在我的脑海里,他们平易近人,但面对让你需要认真的事情,比如对待学习的时候,格外严肃;如果你犯了错,他们会指责你,但更多的是包容和事后的教导。起初我并不知道他们是知青,只是觉得怎么说的话都不是我们这边的,后来在大人的谈话里才知道姨爷爷、姨奶奶都是知青。很遗憾那个时候没缠住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年轻时候当知青的往事,不过后来看了这部《知青》,让我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对姨爷爷姨奶奶有了更多的钦佩。

那个年代,知青是时代的开拓者,在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坚韧、不可亵渎、不可轻薄的精神力量!一切感情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更好地诠释。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知青生活的酸甜苦辣,但人们满怀希望,相信爱情,相信可以改变命运,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良。

而今,在这个和平安稳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更多美好,不去相信更多的善良呢?没有。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去好好努力,没有理由去虚度光阴,更没有理由去虚伪、去欺骗他人。很多时候也许是欲望和贪婪在作祟,也许是文化缺失或者贫穷造就了不好的人性。

但是!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向知青学习,以诚待人,正视自己,活的干干净净!

获得更多精彩影视瞬间,请关注“姐夫撩剧”。

我们打井队里的三名天津知青

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当年的那群热血青年,你们看过电视剧《知青》,有什么感想

我是1971年7月去巴林右旗打井队上班的。当年巴林右旗隶属于辽宁省昭乌达盟(1969~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管辖)。1972年3月,打井队又招收一批新的打井工人。其中有三名天津知青,他们都是天津市红桥区人,1969年11月到我们巴林右旗下乡插队落户的。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樊玉田、邓金铭和翟金柱。他们都是非常能干的小伙子,下乡期间表现好,在农村只呆了两年多一点被就招工了。然而身世相近,命运迥异。

樊玉田,1951年生人,到打井队只工作了一年零两个月,于1973年5月3日下午5时40分,在大板镇给驻军1308部队的教导队院内打井施工中,被大回转钻井机升降绞磨缠住衣袖当场绞死,年仅23岁(已经过了22周岁生日)。定为因工殉职,收录到《巴林右旗水利志》因工殉职人员名单中。

邓金铭,到打井队,先在机组工作两三年,结婚之后,领导们考虑打井队员长期下乡,决定让邓金铭担任了打井队的仓库保管员,这样就不用下乡了。他们夫妻也就不再两地分居了。他的爱人也是他们一起下乡的天津知青,在商业局下属的五金公司当售货员,小两口婚后日子过得很好。1979年知青大返城回了天津。

翟金柱,在打井队工作了五年,结婚后,经本人申请,单位给他上报劳动部门,于1977年从打井队调入百货公司,因为他爱人也是天津知青,后来招工到百货公司。这样两口子调到一个单位。知青大返城,人家小两口没有回天津,继续留在草原小城。

翟金柱很有能力,调到百货公司后,首先是从卖棉布这块做起,两三年后,被提升为百货公司副经理。又过了三年,经理调走,翟金柱荣升经理。在任经理期间工作较为出色,企业转制的前一两年,翟经理调入商业局任副局长,转成公务员。九十年代初期,企业转制,翟金柱爱人下岗后,自己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很好,持续很多年。夫妻俩就一个儿子,据

说是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市就业。九十年代末期,翟金柱升任巴林右旗政协副主席,在此岗位上工作到退休。听说是退休后两口子也回了天津养老。

这就是我知道的三名天津知青的经历。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