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半世“阡陌人生”考虑过许许多多的靠谱不靠谱挑动黄河天下反、现实不现实的问题,但真还没想过在哪建都的问题,你的提问惊醒了我这个平凡的梦中人,受你启发,被你感染,向你学习,顺着你的思路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尽管明知想了也没有用,说了也白说,但能思考君王才能思考的问题,或许可以因此沾上皇气,从此交上好运也未可知。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第一,君王们考虑在哪里建都,是否与我们在哪个城市上大学就在哪里工作的想法一样,图个关系和照应?顺着这思路思考下去,不难理解推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明朝和民国把都城建在汉人聚居地南京的用心和用意了。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第二,君子不立险地。朱元璋和孙中山都是南方人,且都是依靠江南士族力量夺取了政权,因此,把都城建在自己多年经营的根据地和势力范围内,生存空间和战略回旋余地肯定会相对大一些。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第三,便于“酬庸”并可借以表达心智。生身不嫌地面苦,为报答、照顾或笼络安土重迁的士族和拥趸者,保障新生政权的稳定和安全,朱元璋和孙中山将都城建在南京,不仅有“酬庸”江南士族之意,而且也有表达同富贵之小心思。

回答和讨论如此宏大问题,别无他求,只为沾皇气,交好运。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络飘出元代“宽仁”的说法,甚至以讹传讹说,朱元璋认为元朝“宽仁”失天下。元朝要是对老百姓“宽仁”,朱元璋也就不会说出:“生者骨肉不相保”的这样的话了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在《明太祖宝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朕观元朝之先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这里的“宽”,绝不会是“宽仁”的意思,而是“宽松、放纵”的意思。朱元璋是认为元朝亡于太过宽松放纵。当然,这个“宽松、放纵”也不是针对老百姓,而是统治阶级。所谓“宽松放纵”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无组织、无纪律,整个元朝的政治处于“失控”状态。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且看元朝有多么失控:其一,元整忽必烈以下,五代十一帝,一直没有明确有效的继承制度。其中有九个皇帝的登基,都是经过一番内讧火拼,诸如皇族相残、兄弟相杀、大臣弑君、宗室叛乱,这些乱世才有的乱象,伴随了整个元朝。岁岁年年都要大出血的元朝,怎么能够长寿?

其二,有句话叫“皇权不下乡”,参照元朝政局,咱可以说皇权不入县。为什么这么说呢?元朝对国内的统治,不会比金帐汗国对俄罗斯的统治多高明,简直就是殖民地式治理。

什么是殖民地式治理?就是自己不亲自上手,委托当地豪强地主做代理人。当年莫斯科公园怎么壮大起来?不就是做了蒙古人的收税代理人,逐渐架空了蒙古人。同样,有着地方豪强地主帮元朝征税,元朝中央对地方政府基本是放任不管的,只要做交税不造反就成。

其三,说到税收,有人说元朝的税率比南宋还低,所以造就了江南的富庶。此言,差矣。我们应该注意到,元朝放任地主阶级进行土地兼并,江南的土地兼并在元朝达到巅峰。

在江南普遍的大地主庄园经济下,朝廷低税率,受惠的只是豪强地主,与占大多数的平民无关。普通平民反而因为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失去土地,沦为佃农。长此以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豪强地主“朱门酒肉臭”,平民百姓“路有冻死骨”。

【尔朱少帅】说:元朝虽然入主中原,但是在接受汉化方面摇摆不定,连最基本的继承人制度都难以建立。说明元朝统治集团的文明层次,仍处于游牧部落阶段。理所当然,元朝治理国家的思路,还是放牧牛羊的思路——牛羊赶到草场跑不丢就成;同理,统治像牛羊一样的百姓,只要交税,不造反就成。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