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你好,我是《青青的爱吃鱼的小丸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红酒配料。你的问题是《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而不是葡萄品种》接下来我将回答你的问题。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起源于6000年前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是红葡萄酿造的,而白葡萄酒却不是白葡萄酿造的,而是红葡萄去皮酿造的。接下来我将分三点说说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看完你自然就明白了: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1、去梗。也就是把葡萄粒从枝梗上取下来,因为枝梗上有许多单宁酸,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2、压榨和发酵。红酒的酿造是葡萄皮和葡萄肉一起压榨,红酒中的红色素就是在葡萄皮压榨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压榨后就得到了酿造的原料——葡萄汁。经过发酵葡萄汁中的糖分会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发酵过程中糖分会越来越少而酒精的浓度则会越来越高。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3、添加二氧化硫。发酵后要立刻添加二氧化硫来阻隔空气中的氧气防止氧化从而保留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发酵三周左右第一次沉淀和换桶,第二次沉淀大概4—6周左右,沉淀和换桶的频率根据酒口味的要求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综上所述好的葡萄酒来自好的葡萄汁,好的葡萄汁来自好的葡萄。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谢谢!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红酒的添加剂为什么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起什么作用?提起二氧化硫,可能大家都会想到汽车尾气、酸雨;如果说二氧化硫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那大概是用在工业生产上漂白纸浆和草帽。可你是否留意过各大商超货架上红酒的标签呢?它们的配料表里一般写着葡萄、水、二氧化硫或者是葡萄汁、二氧化硫;大部分进口红酒的标签上还印着“Contains Sulfites”(包含亚硫酸盐)的字样。那么,红酒的添加剂为什么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红酒中起什么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红酒配料,为什么红酒原料是葡萄汁不是葡萄品种?

【二氧化硫,鲜为人知的作用】

被冠以“大气主要污染物”的二氧化硫除在工业上的漂白作用,还有鲜为人知的功能——食品添加剂。你没有看错,二氧化硫的确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而且在红酒中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防腐作用:红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的最主要作用是防腐。从原理上讲,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对微生物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1-2]在酿造红酒的过程中添加一定的二氧化硫可以抑制葡萄汁中天然存在的细菌繁殖,防止葡萄汁的腐败。而酵母菌的耐酸性较强,在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的酸性环境下更适合繁殖和发酵,从而将葡萄汁发酵变成美味的红酒。

(2) 抗氧化作用:20世纪30 年代,Ribéreau-Gayon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红酒的贮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能透过橡木塞而进入酒中,[3]使红酒发生氧化而风味不佳。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产生的亚硫酸根有很强的还原性,在氧气与红酒接触的时候与氧气反应,不仅保护酒液的天然水果特性,同时防止酒液老化。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红酒的添加剂为什么会是二氧化硫了。但也并非二氧化硫添加越多,对于红酒的发酵会越好。这是因为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都有一个最适宜的环境,过量的二氧化硫会使酵母菌处在一个过酸的环境而不利于繁殖和发酵。另外,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使红酒产生腐蛋般的难闻气味,不仅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也会危及人的身体健康。

【红酒好喝,可不要贪杯哦!】

FAO和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SO2安全摄入限量是每天每千克体重0.7 mg。[4]对于一个体重60 kg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不能超过42 mg。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规定,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为250mg/L;甜型葡萄酒及果酒系列产品最大使用量为400mg/L。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然,每天最好不要饮用超过168ml葡萄酒,而甜型葡萄酒则不要超过105ml。因此,喜欢喝红酒的人,每天饮用小半杯并不会影响健康。

参考文献:

[1]郝利平,聂乾忠,周爱梅,白卫东. 食品添加剂.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2]张洁,董文宾,张大为. 果酒行业中减少或替代二氧化硫方法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2010,(03):96-102.

[3]Lopes, P., Saucier, et al. Impact of storage position on oxygen ingress through different closures into wine bottl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6, 54(18): 6741-6746.

[4]胡名志. 葡萄酒弃二氧化硫的探析[J/OL]. 酿酒科技,2016,(08):76-78.

本文作者:胡津 赵力超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