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僻症测试,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严重心理问题?

首先我们要判断一下这个人是不是存在心理异常孤僻症测试。心理异常指的是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已经丧失了正常功能,无法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如员工、学生、父母、子女等)和完成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社交等),比如精神分裂、人格解离、神经症……等等,需要及时去专业医疗机构就诊。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就可能属于心理异常:

一、主客观世界不统一。比如产生幻觉(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听到不存在的声音、闻到不存在的味道……等等),存在妄想(以为有人要害自己,以为某某某喜欢自己……当然事实并没有这些)等。

二、心理活动不协调。比如家里有亲人亡故,追悼会上致辞的时候这个人非但没有痛哭流涕,反而捧腹大笑,你说吓人不吓人?

三、人格不稳定。比如昨天很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或淑女,今天一下子变成见人就骂的恶男或泼妇。

如果排除掉了心理异常,但是又不是那种心理健康的样子,那这种情况叫做“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健康主要有三种类型:

最严重的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者叫“疑似神经症”。简单的说,就是接近神经症,但是又没那么严重;

其次是“严重心理问题”,就是引起心理问题的刺激事件比较重大(如天灾人祸、婚丧嫁娶、升学晋升……等等),负性情绪出来的时候自己难以控制,而且负性情绪不仅会被初始事件唤醒,也会被类似的事件唤醒。比如因为失恋痛苦很久,不单是看到自己和前任的照片痛苦,看到别人的婚礼场景或者看到街上情侣手拉手都会引发痛苦。再加上持续时间较长,比如2个月以上,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最轻的是“一般心理问题”,即负性情绪是由具体的生活事件引发,但是只在这件事情上才会有负性情绪,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到两个月),自己也能用理性来控制住负性情绪。

所以说,我们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首先要排除心理异常(主客观世界不统一、心理活动不协调、人格不稳定)的可能,然后观察引发这个人负性情绪(紧张、害怕、消沉……)的事件是不是重大生活事件(天灾人祸、婚丧嫁娶、升学晋升……),看到其它类似事件是不是也会引发负性情绪,心理痛苦持续的时间是不是比较长(2个月以上),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这些条件基本都符合,就是严重心理问题了,需要做一下心理咨询。

=================================================

欢迎关注肖震宇的科学小屋头条号,我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包括面询和远程咨询等不同形式)。有关于婚恋、职场、人际关系、个人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欢迎留言,以及后台私信给我们,很高兴为您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脑神经发育障碍,也就是说,打从出生那一刻起,这种疾病就有了,而且会伴随一生。

目前自闭症的诊断还无法借助有效的生化手段,诸如脑电图,血常规之类的手段都无助于自闭症的诊断,只能依靠专业医生现场问诊观察,结合家长如实填写各种定量测评表格来综合判断,所以自闭症的诊断其实是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越小的孩子,越难确诊,一般到了3岁左右,才会有明显的症状来支持医生做出明确的诊断结果。不过即便是新生儿,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隐约察觉一些异常,比如过度地安静或哭闹,比如对声音不敏感等等。

到了3岁左右,普通孩子的社交行为等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这个时候自闭症孩子的异常就会变得非常显眼,所以一般到了3岁,医生会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而3岁之前的孩子,除非是症状很严重很明显的,一般情况下医生会谨慎地评估,大概会告诉你疑似,并且要求你定期复诊,或者也会让你先行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复诊。

发现之前是否与普通孩子一样?多少还是会有不同的,虽说很多孩子是在3岁左右出现明显症状,但也不是说一夜之间就从普通孩子变成了自闭症孩子,在那之前也一定有各种程度不一的迹象。

比如社交,可能会从小就不愿意或者不太会和别的孩子玩耍,可能会缺乏目光接触,可能会对别人的呼唤和问询回应不积极甚至无反应。

比如行为,可能会有一些刻板的,高频重复的奇怪行为,可能会踮脚尖走路,可能会不顾危险身体前倾地奔跑,可能会原地不停地转圈。

比如语言,可能会有程度不一的语言发育落后,可能会对别人的语言缺乏理解和执行力。

症状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是一个逐渐明显和突出的过程。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家长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

(1)胆怯害羞。儿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

(2)独来独往。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

(3)猜疑心中。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小朋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

(4)有自虐倾向。占相当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5)缺乏自信心。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

(6)表述困难。据统计,8成以上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7)承受能力差。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即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的甚至对诸如搬迁、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应。

幼儿,使孩子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会觉得一事无成,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一种自卑心理。

☑ 父母之间的攀比:父母盲目地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责骂、讽刺、训斥,使自家的孩子越来越自卑。

☑父母的性格、态度:父母性格暴躁,态度专横,经常打骂孩子。会使他们直觉上以为自己力量弱小,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

☑ 父母管制过多:有的父母对幼儿的吃喝拉撒,以至玩玩具、交朋友的细枝末节,都有规定,甚至包办代替,不给他们留任何发挥才干的机会,使孩子极少体验到自己的决定、行为所带来的成功感,无形中产生自卑心理。

☑ 父母自身缺乏自信:父母及其家庭成员遇事无主见,缺乏自信,平常总说“不行”,孩子耳濡目染,最终形成“大人不行,我当然更不行了”等一类的自卑心理。

应对措施:首先,父母要先改正自身的原因,如果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是由父母产生的,那么,父母就要反思和改正了。

其次,宝宝自卑就是因为没有开朗的性格,开始时可以慢慢带他到外面玩,多去玩、多参加户外的集体活动,这样对宝宝很有帮助平时多和宝宝沟通一下。平时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心理变化,多多鼓励宝宝,让宝宝逐渐建立自信心。

最后,对于宝宝要多给予鼓励式的教育,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立马职责孩子,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给出正确的引导。平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思考、多参与活动、多动手等,让孩子放开自己,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