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为什么还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梯队?

其实,国际产业分工是这样的中国制造业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第一层:美国。体现在电子、生物、医疗及金融、军工。

第二层:英国。仅仅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足够英国人跟随美国赚钱。

第三层:法德日意。精密仪器,车床及顶层奢侈品。

第四层:大多数工业国。中国韩国也在这个层次,只有努力进行产业升级,才能进入第三层。

第五层:为西方代工的苦力,初步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比如印度越南与新兴的埃塞俄比亚。中国还有半只脚。

第六层:资源提供者。如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石油国。再富裕也是吃子孙饭,工业水平不高,甚至如俄罗斯在退化。

第七层:纯销售市场。

初步工业化并不困难,比如亚洲四小龙1960年承接倭国产业升级后的初级工业品订单,1980年代就跨入富裕阶层,1990年也开始产业升级。

中国的问题就在于体量太大了,从来没有这么大一个国家进行全面工业化,你当新中国自1949至1979年那30年的艰难工业化时期是假的?

也正因为如此,到2000年,中国代工才算基本完成建设。

已经不错了。这才建国70年。

中国产业升级任重道远。如果成功将在二、三、四层各占一部分,有望冲击金字塔的顶层位置。但还需要时间。

知道嘛?

美国1860年代开始全面工业化,1895年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产业升级完全依靠第二次工业革命才弯道超车,从而避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弯路。1916年借第一次世界大战摆脱欧洲资本控制,1944年成为经济霸主,1956年成为世界霸主。

所以,急什么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工业大国,我们粮食总产量世界第一,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也是世界第一,并且超过是第二名美国和第三名日本的总和。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在全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殖民统治,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和矿产资源,一次来进行了工业革命,让他们从封建领主式的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化社会。

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进入到瓶颈阶段,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用自己的技术垄断地位在全球获取利益,于是就有了2000年以后的产业链向第三世界的迁移,要进行这个迁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在技术上具有垄断性,否则他们就无法通过技术门槛获取高利润。

2. 产业链下一以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过硬,产业配套完整。

3. 制造出来的产品成本很低,比在他们自己国家生产要成倍的降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在产业环境上面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产品质量已经比较过硬,产业配套非常的完善。但是我们的人工成本已经增加了好几倍,使得我们的产品无法用物美价廉来向世界销售了。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由于制造成本的升高,他们需要进行降成本的办法,就是将产业生产基地往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迁移,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制造业向东南亚和印度迁移。

现在这个进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的原因主要有:

1. 中国2000年左右进行大学扩招,使得我们拥有了巨量的有知识基础的年轻劳动力,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进行熟练地工业操作。

2.我国幅员辽阔,能够几乎将全部产业的配套做完整,只要允许,我们几乎就能干成。

这样同宗同源,交流无障碍的产业配合,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至很高。

这两个条件实际上还是挺苛刻的,和我们人口差不多的印度,训练有素的工人数量很少,比我们人口少的东南亚地区,训练有素的工人更是不如我们。另外产业配套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累。

我国最近几年已经意识到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不便宜了,但是我们仍然想继续稳固住制造大国的地位,因为我们科技实力还和发达国家有差距,我们的高科技产生的利润不足以支撑住我们的经济,我们还没有足够的防火墙能够把制造的利润拱手让给别人。另外我们有14亿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能够将一部分制造业的产能消化掉

我们推出了一带一路计划,将我们的产能释放出去。

我们推动智造2025年,希望实现工业的智能化,将工业生产方式进行进化。

但是我们仍然无法阻止一部分产业制造会迁移到东南亚和印度去,因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最容易实现的,工业智能的普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才能够显示出威力。另外这次疫情使很多有实力的国家开始意识到供应链的过度全球化的弊端,所以肯定会让本国的工业链条尽量完整,哪怕规模可以控制的小一些。

所以从宏观上来讲,我们的制造业的趋势就是:

1.短期内,一部分制造工厂会流失到别的国家去,大部分还是会留在国内。

2.国家会加大力度扶持工业的生产方式的升级,实现工业的智能化,拉近和东南亚的制造成本的距离。

3.中高端的加工制造是以后发展的重点,这是必然趋势。

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路还有很长。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