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盲盒一元交友等方式兴起,盲盒经济兴起,商家是如何利用人类天性营销的?

盲盒为什么就能从一个小众爱好,到现在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脱单盲盒一元交友等方式兴起?

脱单盲盒一元交友等方式兴起,盲盒经济兴起,商家是如何利用人类天性营销的?

我看了好几篇文章,认为盲盒之所以能出圈,有三点比较关键。

脱单盲盒一元交友等方式兴起,盲盒经济兴起,商家是如何利用人类天性营销的?

第一点是,盲盒的产品抓住了一个购买力很强的群体,就是女性用户。

前面提到的盲盒生产商泡泡玛特有一个官方统计,他们的用户中有75%都是女性,在年龄上也非常年轻化,30岁以下的占比为60%。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图片,是最火的盲盒系列,Molly。你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这个产品会吸引女性。每个Molly娃娃都嘟着嘴,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非常可爱,自然就很招女孩子的喜欢。

其实,小众文化的“破圈”现象中,女性消费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举个例子,今年的球鞋和盲盒市场一样,也是非常火热。有不少人会为了一双限量版的球鞋不惜连夜排队,甚至在二手交易市场上多花好几倍的价钱购买。

但其实球鞋,尤其现在被炒得特别热的,耐克旗下的AJ篮球鞋,在最开始是一个非常直男的爱好。毕竟你想,平时打篮球、看篮球、看球还会关注球星脚上穿什么鞋子的,肯定是男孩子居多啊。

但是AJ这样的球鞋,后来的购买者当中,女性不在少数。

我在公众号“商业街探案”上看到一篇文章分析说,之所以这样的球鞋能捕获女性用户,一方面是在社交网络上,有一群女性大V带货,另一方面,耐克也调整了经营策略,为AJ球鞋增添了更受女性欢迎的配色,比如樱花色和糖果色,让篮球鞋也能成为女孩日常穿搭的选择。最开始穿AJ球鞋的女孩,是那些“陪着男友打球”的女性用户,不过这样的用户也会在生活中影响其他女性。这样一层层传播,自然AJ球鞋就破圈了。

类似的,盲盒也是把潮流玩具这种男性喜欢的东西,带入了女性的圈子。

但是问题来了,像泡泡玛特的Molly这种产品,可爱当然可爱,肯定会受女孩子欢迎。但在潮流玩具这个品类中,和泡泡玛特一样可爱的商品也有很多,那泡泡玛特是靠什么保持竞争优势呢?

这就要提到小众文化出圈的第二个方面,和IP联动。还是拿Molly来说吧,现在的它每个季度都会推出一个新系列,不断为整个品牌提供热度。而且这些新系列中,有不少都是和知名IP在进行联动,比如胡桃夹子、玩具总动员、小黄人、米老鼠、Hello Kitty等等。

在前不久,Molly还和故宫合作,推出了宫廷瑞兽系列,你可以在下面看到,它们在设计上很有中国风。

像这样的IP联动,把很多不玩盲盒的人也带入了坑。

像我有一个同事,平时爱玩模型,但一个大男生,显然对Molly这样的娃娃并不感兴趣。直到有一天,他看到Molly和他喜欢的一位日本设计师推出了联名设计款,于是给自己上了闹钟,提醒自己能够准点抢购联名款。

那好了,盲盒厂家通过联动著名的IP,也许可以做到一时的出圈,但是怎么样才能让圈外的人一直维持讨论度呢?这就是小众文化出圈的第三个方面了,把自己打造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盲盒的玩法,不仅很容易让人上瘾,而且还特别具有“围观”性质和“经验交流”的性质。

在盲盒玩家的圈子里面,自己购买盲盒然后拆开,这只是基础玩法。你在视频网站上搜索,会发现不少拆盲盒的视频,而且播放量也不少。盲盒玩家当然会好奇别人到底“开”到了什么。如果一位视频发布者运气特别好,只花了很少的代价就抽到隐藏款的娃娃,就会收获大量的点赞。

而且,盲盒爱好者们还组建交流群,彼此分享又买了什么盲盒,拆到了什么样的造型。也有很认真的玩家,会在网上发布经验帖,内容就是如何根据盲盒的重量、尺寸、摇晃的手感等等这些因素来判断盒子里是什么造型,会不会是隐藏款。这种经验被称为“玄学”,靠不靠谱单说,但重要的在于它引发了“话题”。其实,这跟买手串,彼此交流怎么看成色、怎么看材质也差不多。

除了这些自发的交流以外,官方也会助推用户交流。比如泡泡玛特就推出了一个APP,这有点像玩具版的小红书,用户也可以在上面分享故事、认识朋友。这么一来,买盲盒就成了一种社交行为。

总结一下盲盒之所以现在很火,主要有三个原因:征服女性消费者、和大IP联动以及把自己打造成一种社交货币。

在最后,我还想谈一点我的看法。盲盒经济现在备受关注,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有很多资本流入,但是它背后,其实还有年青的一代旺盛的交流需求。

毕竟流行来来去去,没人能保证明天大家会喜欢什么,但是通过自己喜欢的东西,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可能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家真正关心的事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些启发,谢谢!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