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外婆有什么区别,姥姥和外婆,有什么区别呢?哪个用的人多?

上海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打碗碗花》奶奶和外婆有什么区别,将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替换成“姥姥”,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人表示不接受,高呼“还我外婆!”

奶奶和外婆有什么区别,姥姥和外婆,有什么区别呢?哪个用的人多?

上海市教委回应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外婆”一词被标注为方言词汇,而“姥姥”一词则是普通话词汇,将“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

然而文章的原作者李天芳却表示,出版社使用文章和换词的事并未经过她的同意。《打碗碗花》的作者李天芳是陕西人,原文中所用的都是“外婆”一词。

有关“外婆”的“姥姥”两个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外婆”一词被标注为方言,“姥姥”一词却无此标注,原因是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

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每个的地方的称呼也有所差别,南方人口中的“外婆”,到了北方则通常称为“姥姥”,但随着南北语言融合的加深,这样的差异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因此方言词和通用词汇之间的选择也应从宽录取。

若是一味较真的话,“外婆”和“姥姥”都应属于方言口语,真正的普通话词汇应该是“外祖母”。

其实很多作家的作品中也都带有许多特色的方言词汇,莫言的作品中就有许多高密方言,鲁迅的作品中也有许多绍兴词汇,陈忠实、贾平凹小说中有许多陕西方言,沈从文的文章中有许多湖南话......

方言词汇的使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让人领略到不同地区的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若是将这些特色方言全改成通用词汇,不仅会使文章黯然失色,失掉原有的语言魅力,也会在一定程度歪曲了原作者的本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词语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有些词从贬义变成褒义,有些则从单义变成多义。

例如“盗”和“贼”两个字,在古代和现代中的意思是相反的,中国古代贼是抢人的,盗是偷东西的,现在则相反;“风流”两个字在古代是褒义词,李白诗中就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放到现在,“风流”二字就变成贬义词了。

自古以来,语言和文字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主持人马东在采访语言学家周有光时,问及他如何看待如今甚嚣尘上的火星文,周有光的回答是:“过五十年再说,过五十年留下来的就进字典,五十年内没了也就没了”。

语言和文字由繁到简,由难到易,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无论是通用词还是方言词,只要是适用的,历经时间的考验自然会留存下来。因而强制性去掉方言词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且上文所述:“外婆”和“姥姥”都应属于方言口语,真正的普通话词汇应该是“外祖母”。

在小孩眼中谁更喜欢他。带他的时间越长,他就跟谁越亲。我们家大外孙女儿,从保胎一直到三岁上托班,除哺乳期外,其余时间全由我们带领,上了托班,放暑假什么的也由我们带领。而亲家因为年龄大了不便带就基本没带。因为我俩特别喜欢小孩,所以带得特别好,要上托班了,女儿他们也怕孩子长大了对他们不亲才接去的。可每逢假期结束要接回去,那每次都是哭得撕心裂肺的,不愿去。难得假期也去她奶奶家小住几天,虽然爷爷奶奶也喜欢她的。可她奶奶曾问过我老伴。问小孩在你家时是不是也经常想爸妈的?小孩在她那里没几天就经常要问:为什么妈妈还不来接我?我老伴只能骗亲家说:小孩子都一样的,没长性,别介意。后来上小学中,高年级了。有一次女婿突然要出差。我们路更远,而且要工作,只能请孩子她奶奶来接送孩子几天。结果我女儿发现,我外孙女儿自己在洗碗等做些小家务活。女儿就开玩笑地问小孩:今天为什么自己在干活了?为什么外婆在这里时,你什么都不干?这不是明摆着欺侮我妈吗?我外孙女当时回答说:外婆是自家人不客气的。奶奶是客人,客气的。从这里很清楚因为我们对外孙女付出多。在她幼小的心里是对我们更亲。其实也是应该的。现在大了,对谁都一样孝敬。但小时侯看法肯定不一样。我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记亊了。早就知道谁更喜欢我。小孩跟谁亲,只要问问你大人就清楚了。

谢谢邀答。敬请指正。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