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第一,主要是靠积累。很多人以为不读书,不思考,学技巧就可以。虽然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但是一篇可以两篇可以,三篇十篇呢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未必可以,毕竟图文还是要靠内容支撑的。

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所以,选题构思只是一个谬论。首先得有选题,选题从什么地方来,这才是大问题。其实大部分人最难的不是不会写,是没东西可写。这时候那些常读书,常思考,甚至有童子功的长期读书写作者就很有优势,他们很轻松可以从自己脑子里的知识中找到选题。能不能写好是下一步的事情。但选题这个事情,长期的积累是第一步。

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那么如果没有积累呢?

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那就找凭借,不能心急,慢一点,尝试往下走。其实很多人是找凭借的,书评影评那么多,已说明了这个问题,就是凭借书和电影来激发想法,寻找选题和角度。

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第二,有选题了,如何构思呢。

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这或许是更难的一不。因选题只是第一步,有时候甚至只是脑中一个想法,心中一个感受,如何写,那才是个问题。这时候的构思步骤大约有如下几种可以采取:

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你的青云奖获奖文章都是怎么选题构思的呢

1.从头条指引的创作方向来嵌入选题,头条会给出很多创作方向的引导,很多都是关于知识性的,对现在的生活有指导意义,如下图:

在这些创作方向中找,有没有适合的。同时把你的选题深入契合进去,有时候,头条给出的活动,几乎就是选题,比如这篇——

这就是根据清明节的时景,自然而然的想到自己的父亲,那么绝对值得写一篇文字。即便不中青云,那以文字纪年父亲有何不可呢?!

2.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当然,这个需要有些积累,比如深入了解过一些知识,读过一些书,那么人的生活总有相似之处,否则怎么会有“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的话呢?这时候,需要脑袋中大量的搜寻你所知道的关于你想到的点的一切。一般情况下,你可以从现在往前想,也可以从以前往现在想。这都可以,比如我们常遇到有人拉黑彼此的情况,这是现代社交常有的。但,你仔细想,为啥要拉黑?说透了不就是人情之间的拒绝和排斥吗。现代人如此,以前人也一样,人性变化很少,人情世故的变化也并非很大,古人也可以“拉黑”别人呀,只不过他们没社交软件,无法点个手指操作一下,但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呀。那这就是从现在往前想,于是,就会有如下文——

3.反着想。

不客气的说,大部分人能想到的话题、知识,别人早都知道,甚至简直是陈词滥调,头条上到处都是。但凡知道李清照的,没有不知道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爱情的,这种话题说了好几百年了,你再能,也说不出花来,无非以现代观点大骂渣男,无非复述故事,无非借鉴李清照的词抒发感叹,这种东西,到处都是。你再写,至少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的,先不论青云,敢动手再去写这些陈词滥调就很二了。想中青云,当然更难。

所以,反着会让选题有一定的新奇性、稀缺性,当然你要构架这个选题,还是从正的方面架构,从而激发。李清照被写烂了,那你写赵明诚啊,赵明诚为何如此?为何能做出 这种事来?有人想过没有?这并非一句“无情渣男”可以说得清的吧。可以去探究他的内心、他的不得已,再批判他的不坚定没良心嘛。当然这需要花点心思去读书,找关于赵明诚的素材。可是,写作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付出。

再比如,最近《清平乐》很火,大家都写宋仁宗,那你再写就基本没戏。宋仁宗是皇帝,那你写宋仁宗的媳妇啊,写皇后。这就是从正到反的构思,比如这篇——

反正这种方法多得是,字数限制,就不多讲了。本月青云太多,图也不全放了。

因为其实最关键的不是选题。选题只是其中之一,毕竟还要靠文章内容,只是很多人把选题的作用过分放大了。很多时候,简单的选题,只要本事足够,照样写出很好玩的文字,内容上也能胜出。所以——

第三,把选题写好,才是完成了选题的构思。

读书少,那就去读书,有些人总是说,你就告诉我怎么中,我不爱读书,我也不爱文学。那这有啥办法,你今天想挣一千块钱,去做快递,那也得学会打包、拆包、会玩地图、会开车才行啊,啥都不学,怎么会有呢?写文也一样。

在写的时候,屁股要坐的主,脑子里少想点其他的东西,把文字写好,是唯一的目的,不要总想着我要中,不中怎么办。这些都是写文时不该想的,如果你写的时候老想这些,那你是在受罪,趁早睡觉。

沉下心,把选题想透,心中牢记着你想的那些点,如何用文字完整而优美地把他们串联、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就叫完成选题。

即便选题很简单,只要你的心思在文章上,一般就能想出办法来,有时候甚至灵机一动,就有了想法,会写得很有意思,比如这篇——

头条上写关于宋词的何止千百篇,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选题,但在内容上花心思,就是怎么把这几个点说得有趣、通俗。让文字抓眼球,比如我在写的过程中,为了说明词的形式,忽然觉得单调可以组合,很好玩,但是组合之后,一眼就能看出词的形式。

所以,就把唐庄宗李存勗的《如梦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放在了一起: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就是个很有趣的试验了,一般人不会这样去干的。但恰恰是因为这样干,是新奇好玩且又合理的事情。那内容上就会比较抓人一点了。

这样完成一篇文字,整个选题就算构思完了。切忌硬掰。很多写书评的,基本都是拿着一知半解的文学术语强行往下说。同样也很无趣,阅读情况也不好。

第四,告诫,不用总是在“构思”。

首先是写,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写不出来,想三天跟想十天没什么区别。那何必想呢?不能干想。先行动。想到多少,写多少。今天你能写 800 字,那就 800 字,不中青云又如何?没事的,这 800 字你写好,写透,算是个构思的草稿。明天写 900 字,后天写 1000 字。很快你就会发现,你能写到 2000 字。

这是最实用,最合理的方法。谁给你讲再多,都没这个有用。

否则,你一直在“构思”,何时写文呢?脑子里想得天花乱坠,写的时候憋不出来一个字。那可就是自找难受了。

写文如练功,也如生活,生活里面也有很多事,欲速则不达,空想没鸟用。一步一步往前走,就是在不断稳固你的“想法”或“构思”。我最初写的时候,拿一个笔记本,全写了一堆垃圾,酸腐陈臭,毫无用处,这种笔记本有一大堆,但无所谓啊,到后来写的时候,就如笔下往出淌字。至少不会卡,不会纠结,至少能把“构思”完成。至于完成的这构思是否能经过评定,能否中青云,那都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情。

以此共勉!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