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取消编制,二线城市国企和县城事业编怎么选择

谢谢邀请国企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取消编制。

可以从几个方面权衡下:

一、南网分配在市级供电公司还是县级供电公司?

二、县城事业单位是什么样性质的单位?公益一类还是公益二类?属于参公管理还是一般性事业单位?

楼主最好把这些情况摸清后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断。

上述问题如果只是模糊的概念,只能从待遇、教育、医疗等角度出发做个比较:

1、待遇。同级别的国企待遇应该高于事业单位。

2、教育、医疗。城市的教育、医疗条件大概率会好于县级水平(不排除县级水平高于城市的水平,城里也有垃圾学校)。

3、工作。国企应该会分配在各个工区或者班组里面,能不能进机关做管理,那就不好说了。事业单位工作应该相对稳定。

仅考虑这些,建议楼主选择城市。

当然,县城也有县城好处,地方小,重人情,能在县城事业单位工作,那在当地已经属于很好的工作了,县级单位的待遇在当地生活肯定是没问题的。现在事业单位改革,说不好哪天转为行政编制。

看楼主怎么取舍了,欢迎交流。

按照国家规定,同工应该同酬。但是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是绝对没有同工同酬的。

国企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取消编制,二线城市国企和县城事业编怎么选择

目前,事业单位中存在着编制工,合同工,以及临时工。编制工是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人头拨付福利和工资,合同工大多是人事挂靠在企业中,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到事业单位中工作,有些单位基本上和在编人员一样,能够享受同工同酬待遇,只是没有职务晋升的机会,退休后按照企业退休计算。合同工要签订合同,基本上也是由地方财政负责工资待遇,缴纳保险,同样,这种合同工也需要设岗公开招考。当前事业单位中,合同工最多的是中小学聘用教师,他们基本上在待遇和在编老师差不多了。

国企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取消编制,二线城市国企和县城事业编怎么选择

国企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取消编制,二线城市国企和县城事业编怎么选择

事业单位中除了在编人员和合同工外,就是临时工了。临时工从字面意思就是临时性工作,不签合同,不交保险。由于临时工属于编外人员,财政工资户头上也不存在这些人,他们的工资基本上由用工单位出,如中小学中的代课老师,城管临时人员等。由于现在国家对财务审计很严格,事业单位中也几乎没有自设小金库的现象了,这部分人的工资基本上是从单位办公经费上节省出来的。在办公经费紧张情况下,临时工的工资就很低,基本上是一千到两千之间。

题主问,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后,临时工能否获益。就目前来看,即使能够获益,也不会达到同工同酬。合同工和编制工也会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他们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但临时工的权益仍是得不到保证,因为,事业单位取消人员编制,只要他还是事业单位或变为国企,他仍受地方财政预算控制,每年要付的工资福利都是按照规定和需求来的,临时工没有在计划内,管理者又不是临时工,谁会想到要给这部分人争取同工同酬的福利呢?除非临时工与单位签合同,变为正式工。

事业单位临时工是最苦最累的人,我觉得有本事的人是不会做这类人的。

2020年,事业单位将完成分类改革。改革针对三类事业单位分门别类进行,其中动刀的主要对象是两类:

一是行政执法类事业机构。其中行政类事业机构在去年的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全部完成清理,部分并入行政机关,部分剥离行政职能转公益,今后不再单设或增设行政类事业单位,不再允许“事业局”出现。执法类事业单位目前暂无统一的改革政策,正在小范围进行试点,未来基本上会改行政或重新审批为参公。

二是生产经营类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按规定将在今年底全部完成改企,剥离事业属性,改为合同制管理。这也是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事业机构改革要腾出机构、编制,实现精简20%以上甚至更高的目标,主要与此类事业单位改革是否足够彻底有关。

除此之外,在公益类中,公益二类或多或少也会受到改革的影响,进行必要的撤并整合,大致分三个方向:效益差、主体职责是公益服务的,剥离收费或经营职责转公益一类;效益一般但能维持正常运转的,保持现状;效益较好、主体职责是收费的,剥离公益职责改企。

相对而言,全额拨款性质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最稳定的,几乎不受改革影响。这也是事业单位的主体,比如中小学、图书馆、博物馆、疾控中心、救助站、福利院等,都是财政全额供养的公益一类事业机构,它们在社会中扮演中相当重要的公益服务角色,根本不具备市场配置资源的可能,别说取消事业编制,就是改公益二类都不可能。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取消事业编制?

目前公益类事业机构明确取消事业编制的只有两类机构:一是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二是高校。这两类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已经明确要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备案制管理,不过因为其仍具有公益服务职责,单位依然保留事业属性,不会剔除事业单位范畴。你说的是这类单位吗?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