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嫦娥四号携带的玉兔二号,整体质量135kg,玉兔二号所需的能源,是采用太阳能和同位素温差核电池两种供电方式,其中,核电池应用于太空探测,可以说是一大亮点,而设计行驶速度为200米每小时,可以说在速度方面不是很快。速度慢,主要是考虑对月球背面的实地情况了解甚少,玉兔二号的设计速度不高也是安全起见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另外一方面,玉兔二号的任务本身对速度没有太高要求,探测月表成分,测量月表辐射剂量等等,这些任务都不需要长距离的跋涉。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中国航天“硬核”时代,中国人自己的骄傲,那些让你不能忘记的航天瞬间! ——骄傲回顾中国航天的第一次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一、中国航天史的第一座里程碑---“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先人就曾发明了风筝,从此便开始了中国最早的飞天梦。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去钻研。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要说到现代航天史,得从1956年,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并主持建立了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二、梦圆神州五号,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取得圆满成功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州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成功。这是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神州飞船,中国自主研制的宇宙飞船,由三舱一段构成,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四部分,13个分系统组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板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返回舱又称座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各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舟号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夹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或设备舱。推进舱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玉兔二号“出差”几年了,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有多快靠什么提供能源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实验成功;2002年3月25号,神州3号实验成功;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实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了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太空中实验

各型号概览

2021年1月30日,来自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消息称,目前,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飞船以及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测试,将于2021年执行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2]

2021年4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载人飞船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已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三、嫦娥一号探测器的升空,标志着探月工程开始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11月12日,由嫦娥一号拍摄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图像”公布;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四、天宫一号,空间试验站的建立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顺利完成首次对接。

五、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导航

2012年12月27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由16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北斗系统将服务包括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大部分地区。

六、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七、中国探测器造访月背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在西昌发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玉兔二号开始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这是人类飞行器首次登陆月球表面。

自启动实施月球探测工程以来,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2019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中国航天人努力奔跑的追梦之年。接下来中国航天又将迎来破纪录的“超级2020”。在2020年年底,中国探月“绕落回”三部曲的第三乐章即将奏响,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奔赴广寒宫,执行全球自1976年以来的首次月球取样返回任务。除了带回超过2千克的月壤和月岩样本,嫦娥五号还将验证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将成为我国未来载人登月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证。

八、“天问一号”访问火星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未来依然会大放异彩!为我们强大的祖国鼓掌!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