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是什么官,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这是两个问题学政是什么官,分开说。先说范进中举后为什么发疯?

学政是什么官,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其实在《儒林外史》的原文中,已经把范进发疯的前因后果说得很清楚了。

学政是什么官,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中举前,范进被所有人瞧不起,比如范进的老丈人胡屠夫就曾骂过他:“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学政是什么官,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学政是什么官,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学政是什么官,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学政是什么官,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从胡屠户的话中就可以看出,范进没有中举之前,他除了生活比较拮据外,平时没少挨相邻的鄙视和贬低嘲讽。至于像张乡绅之流的当地知名人物,更是不会多看范进一眼。

简言之,中举前的范进在老家,没有一个人瞧得上他。

然而,范进中举之后,他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在老丈人胡屠夫眼里,范进的形象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用《儒林外史》原文中的话说就是:“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因为中举了,之前的老丈人胡屠户,现在变成了范进的狗腿子。

其二,乡里乡亲都不敢瞧不起范进了,纷纷提礼物去巴结范进。尤其是范进家乡的几位大人物也纷纷登门,开始与范进攀亲带故。

具体怎么攀的,就不细说了。简言之,就是范进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变。之前他住茅草房,活得像乞丐。而后来,他住进了张乡绅为他提供的豪宅,家里奴仆、丫鬟应有尽有,过上了上流人的生活。

如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昨天的范进还在天桥下要饭,过得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而仅仅只是一日之隔,范进便从穷屌丝变成了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成功人物。

并且县里的首富还跟他攀关系,关系好到要拜把子,穿一条裤子。

这种巨大的人生反差,我觉得换任何人,都有乐疯掉的可能性吧?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果放在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范进中举后,又参加了会试,并且还成功高中进士。后来范进当了三任官,第一任是督察院御史,第二任是山东学道,第三任是通政司的一把手通政使。

所谓御史就是古代的检察官,在明朝(故事背景是明朝)是正七品,与县令平级。拿到今天来说,就是县处级干部。

而山东学道就是古代山东省主管教育、科考的官员。这个职务在明清没有固定品级,属于钦差性质。如果是二品官员兼任,那品级就是二品,如果是五品官员兼任,那就是五品。不过由于学道对官员的出身和资历有一定要求(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所以担任这一职务的人的品级,一般不低于五品。放到今天来看,就是厅局级干部。

最后是通政使。这个职务是京官,掌管全国章奏和臣民的密封申诉之件,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信访局局长。在当时是正三品,现在是副部级干部。

范进中进士后担任的职务,大概情况就是这样了。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即便范进没有高中进士,一辈子只是举人身份,他在明清时期也是可以直接当官的。

为什么能直接当官呢?因为当时举人的数量十分稀少。

就单拿明朝举例说,明朝立国276年,一共才录取11万名举人,合每年约400人,每个省约20多人。而当时全国的县、州、厅大约有1600多个。

这就相当于说,有的小县,三年出不了一个举人。甚至更严重的,有的小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由于举人的稀缺性,因而在当时,举人想要补一个副县级官员,十分轻松。当县官,难度也不算大。

很多搞不清楚情况的人经常以讹传讹,说明清两朝的进士不一定能当官,要等缺额。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在明朝初年才有,明朝中后期和整个清代,都没有这种情况。进士在当时是一定能做官的,而举人做官的概率也极大。相当于100%,只是很难出任高品级职务而已。

就拿明朝山东济南府举例来说,除了历城和章丘这两个在当时比较重要的县,担任知县的人是进士比举人多之外,其余诸县,担任知县的人,都是举人比进士多。

清代的济南府也一样,举人任知县的比例也要高于进士。

PS:举人和进士任知县,待遇一样,都是实授县令。

所以实际上,在明清两代,担任县令的主力军是举人。

(清代统计)

综上所述。范进作为一个中举之人,即便他会试没有考中进士,一辈子都是举人,他保底也可以当一个副县级职务,这相对于他没有中举之前的生活水平,他会发疯,你还会觉得奇怪吗?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