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牛轧糖身兼奶糖和果仁糖这两个糖果“世家”的属性特点狗屎糖名字的由来:既有牛奶的成分,也有大量干果在其中。因此它在糖果界的地位很尴尬——投靠哪个山头都会“得罪”另一个。但如果给糖果们列一个“小清新排行榜”,上面倒该有牛轧糖的一个位置了,不管你是不是“文艺范儿”,大抵都会承认这一点。牛轧糖可以很高贵,用来作国家之间的邦交礼品也不会失礼;也可以很接地气,标榜手工打造和独家秘方,成为特色饮食文化中的一员。不论怎样,人们都喜欢它那混合了各种原料和工艺而造出来的复合口感。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只有传说的糖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糖果的诞生和演变大都有文献记载,有史可考,牛轧糖许是因它过于混合,源头来历也有点理不清,只有各种版本的传说。不过它的名字倒是有确切的说道——“牛轧”跟牛的关系也就只限于偶尔会用到的牛奶,糖体也不是经由轧压而成。它的得名源自法语“Nougat”的音译,指的是烘烤后的坚果与蜂蜜或糖浆制成的糖果,也被翻译成“鸟结糖”“扭结糖”等。虽然它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还有着不同的名字,但人们以法文来翻译,则是抓住了它的根源。法国的普罗旺斯一带,是世界上最正宗的牛轧糖出产地,如今每年仍有2000多吨的产量,而后是意大利和中国澳门。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相传,牛轧糖是法国人在11~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从东方带回来的战利品,原本里面的干果配方是核桃、蜂蜜,但法国人又加入了开心果、杏仁和樱桃,将配方改良升级,这种新型糖果很快在法国掀起一阵热潮。在数百年前的法国甜食界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法王路易十五拜访西班牙皇室时,携带的礼品不是黄金珠宝,而是42千克牛轧糖,这足以证明牛轧糖在当时的价值。而数百年后,牛轧糖又从西方传回东方。 它的另一个起源传说,则是源自意大利。说它是在 1441 年由意大利的克雷莫纳发明的。这种糖后来成为贵族婚宴上的一种仪式用品,人们向新人赠送这种用蜂蜜、杏仁和鸡蛋清制成的糖果,象征着结合、浓腻和甜美。 在中国也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明朝时期,举人商辂连中三元,为了感谢文昌帝君(文曲星君)的托梦,便依照梦中所见,以麦芽糖、花生、糯米等原料,做成了一种吃食,并捏造成牛的模样,取名“牛轧糖”。流传开来后,因批量制作时要把糖捏成牛的模样实在麻烦,就直接切成长方形出售了。后来,经由外国传教士将它带到西方,这才成为外国至受欢迎的糖果。M i x 就是这个节奏牛轧糖最传统而经典的做法,是以蔗糖为主料混以蜂蜜一同熬煮,再将鸡蛋清打发,然后兑在一起疯狂搅拌,最后再加入杏仁、花生、蜜饯等配料,搅拌均匀后切割而成。这样算起来,它可以说是把几种类型糖果的精髓都收纳了起来。蜂蜜起到了糖浆的作用,防止糖出现结晶——硬糖必备;蛋清类似明胶,使糖能够很快凝固住——软糖必备;搅打充入了大量空气——棉花糖必备;果仁等一众辅料——酥糖常用的手段。可以说,正是mix(混合)成就了牛轧糖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口感。 如今,这种传统的用料和工艺越来越少了,在化学技术的发展下,人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每种原料和手法的存在意义,所以改用更为直接和目的性更强的东西来代替。比如,各种糖浆:淀粉糖浆、转化糖浆取代了蜂蜜,卵蛋白粉接替了鸡蛋清,手工搅打改为机器搅打以提高速度。这种工业化生产出的牛轧糖或许会失去些许“妈妈的味道”,但品质和口感都会更加均一,也能将每种原料的特性发挥到极致,算是有得有失吧。因为混合, 所以多变牛轧糖里的多种原料,每一种单拎出来都可以改变糖果的构成,产生不同的变化,复合在一起,就好像数学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能让糖果形制的数量发生几何级的变化。然而事实上,出于口味、口感和外观的需要,人们只保留了其中几种。而这几种类型的组合,又都需要很精确地把控,不然,得到的可能就是另一种牛轧糖了。 同所有糖果一样,蔗糖都需要先进行熬煮,去掉其中的水分。牛轧糖里的水分含量略高于硬糖,大概控制在6%~12%,这能使它的质地柔软一些,同时也有足够的稠度和黏度,在制作中能维持糖果的强度和形态。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牛轧糖的“体质”和风味。当砂糖被完全溶解而形成分子状态,此时的溶液可以赋予糖体以不同的黏度,黏度是随着蔗糖溶液的浓度提高而提高的。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这种黏度如果以“流体力学”中的概念来解释,就是它在熬煮过程中,流变特性的改变——蔗糖分子的无定形状态越多,由此形成的糖体越能有光滑致密的质感。如果明显改变了这种质构特性,则原有的轻微弹性、咀嚼性和韧性,就很容易被带有断裂性的砂脆质感所代替。这实质上就是牛轧糖韧性、脆性和砂性不同质构特性的转变。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狗屎糖名字的由来,牛轧糖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如果你觉得以上言论过于深奥,那么它的最通俗解释就是:在熬糖的过程中,糖的浓度、温度和所用时间不同,它里面的分子状态不同,结晶状态也不同,糖浆出来的效果就不同,这就让它在混合了其他原料后,会产生不同的质地,造成不同的口感。通常,熬糖不能超过140℃,含水量不能多,还得时刻监控晶体的数量。

糖浆在牛轧糖里其实不只有一种用途,它除了能防止蔗糖结晶外,还可帮助蛋白质多吸收些空气,让糖更疏松。在没有糖浆之前,人们用的是蜂蜜,而有了糖浆之后,人们反复对比,发现淀粉糖浆是最合适的,因为它黏度较小,有利于膨胀,最后做出来的糖果也比较硬实。同时,它最闪光的特质,是蔗糖在承受剧烈机械搅打的充气过程中,能克服结晶的出现,以及阻碍糖与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让糖体尽量保持洁白。

卵蛋白提取自鸡蛋,它的作用跟明胶有些类似,但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吸附更多的空气,形成细微的气泡,而且质地洁白,形成的泡沫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然,蛋资源的丰富,使它在供应上不再有压力,所以至今仍让糖果制作者乐于采用。

明胶一类的物质,只要热水化开就可以加入搅拌,而卵蛋白却不行,它必须要先行打发,变成洁白的泡沫,虽然麻烦了些,但这样可以让牛轧糖吃起来细腻,又不显得很紧迫。由于鸡蛋清制作的卵蛋白保质时间很短,容易腐坏,所以现在用的大都是干制的卵蛋白粉,跟大豆蛋白粉和乳清蛋白粉类似(家庭自己制作时,如没有卵蛋白粉也可以用它们代替),但有浓浓的蛋奶味。

果仁作为牛轧糖里最重要的添加物,吃起来香脆可口,搭配绝妙,比例通常要高于15%,甚至可能达到50%。其实它还有着另一个功效——提供脂肪。脂肪在牛轧糖的基体中能起到润滑作用,有利于后期的辊压与切割。但脂肪的存在也会削弱和破坏卵蛋白膨胀的稳定性,所以添加脂肪的数量越大,糖体的蓬松性越小,密度也就越大。因此,牛轧糖的脂肪添加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2%),正好就可以由果仁提供,这也是牛轧糖看似光滑油润却无须额外添加油脂的原因。 另外,从工艺角度讲,传统牛轧糖在搅拌打气时,是通过两步完成的,这种经过摸索而得出的经验,尤其符合它循序渐进的充气原则。即便时至今日充气的技术手段已大有进步,但仍有很多糖果制作者愿意采用两次充气法来制作牛轧糖,因为这可以让糖果的气泡更细小,口感也就更细滑了。 第一次打气并不是在搅拌原料时,而是在打发卵蛋白时。用搅拌器快速搅拌卵蛋白溶液10分钟以上,直到形成很轻的洁白的气泡体。但其泡沫的稳定性很差,为了补救这一缺陷,通常是同时添加一定量的糖浆,来提高发泡蛋白的黏度和浓度,能让它多挺立一阵子。 第二次打气便是真正的搅拌充气,但糖溶液并不是一次性跟卵蛋白混合的,而是糖溶液在120℃时先加入一部分,等搅拌得差不多了,再把剩下的糖升温到140℃,而后统统混起来,形成更为稠密的糖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糖与蛋白结合得更好,同时也减缓“美拉德反应”的发生。韧· 脆· 砂—— 牛轧糖的三面牛轧糖配方组成的不同和操作的差异,比如蔗糖与糖浆的比例、用淀粉糖浆还是麦芽糖浆;充气的方式与条件,比如是一次充气还是两次,在什么温度下充气;操作的程序变化与条件,比如熬糖要在什么温度最适合;以及糖果中残留水分的高低等,形成了口感不同的牛轧糖“三兄弟”:韧性牛轧糖、脆性牛轧糖和砂性牛轧糖。

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以蔗糖含量带来的区别最明显。当蔗糖在配料中所占的比例在46%~50%时,制成的牛轧糖便为脆性并略带韧性。假如将蔗糖的份额降低,则糖果呈现的韧性倾向将得到加强,反之,如果将砂糖的份额提高,由于结晶的风险更大,则糖果呈现的砂性倾向将大大增强。

本文图文摘自郭奕城《嗜:戒不掉的甜蜜》

内容简介人生难免有苦涩,所以我们都爱吃点甜。这是一本让你吃得明白、甜得理直气壮,大涨谈资的甜蜜秘籍。你可以用它“涨姿势”、打发时间、逗自己玩儿,更可以从中读到关于甜蜜的一切。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