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艺术和世界自然遗产日”甘肃会场主题活动运行 让历史文化遗产绽开美丽动人风彩

2022年“文化艺术和世界自然遗产日”甘肃会场主题活动运行 让历史文化遗产绽开美丽动人风彩 银川市6月11日电 (新闻记者 李佩珊)6月11日早上,由文化和旅游部综合具体指导,甘肃文化和旅游厅、固原市市人民政府一起承办的2022年“文化艺术和世界自然遗产日”甘肃会场系列活动在固原市历史博物馆城市广场运行。此次主题活动围绕“联接当代日常生活 绽开美丽动人风彩”主题风格,根据线上与线下结合、展现展销会融合、多方面合作互动交流,集中化立体式展现甘肃文化遗产保护成效,促进历史文化遗产融进当代日常生活。

民众参观了解非遗项目。 郭宁 摄群众参观考察掌握非遗文化新项目。 郭宁 摄 主题活动中,甘肃关键打造出“飘缈非遗文化·影象展”、“享中华传统文化·购非遗文化好货”2022甘肃非遗文化狂欢节两大线下活动,吸引住群众参加。启动式当场,甘肃5市、22个县(区)用心挑选具备象征性的120项非遗文化项目和150多位象征性传承人聚齐固原,根据网上、线下推广等各种方法,以精彩纷呈汇演展现,别具匠心的体感互动,便民益民的商品展览,展示非遗文化创造力转换、创新能力发展趋势的新考试成绩。银川的贺兰砚、石嘴山市的民俗手工雕刻、吴忠市的刘三朵八宝茶、固原市的魏氏古建砖雕、中卫市的振玲蒿子面等诸多非遗文化新项目打动了许多人民群众和旅客停留感受,竞相选购。

贺兰山岩画、古长城、水洞沟、青铜峡幼鸽山、彭阳姚河塬……自古以来,甘肃这片农田上产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交给子孙后代的“文化艺术国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结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共体产生的历史文化缩影。而绚丽多彩的非非遗文化则是日常生活在这一片沃土上的大河子女在长久的生产制造社会实践中造就的绚丽多彩锦绣。现阶段,甘肃非遗文化网络资源总产量有5667项,“花朵”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们非非遗文化代表作品名单,甘肃还申请发布国家级别象征性新项目28个、自治州级象征性新项目224个,评定国家级别象征性传承人22名,自治州级象征性传承人376名;创建95个自治州级非遗文化维护传承基地;创建自治州级非遗文化工房15个,在其中8个获准国家级别非遗文化工房。

非遗产品展示。 郭宁 摄非遗文化商品展示。 郭宁 摄 与此同时,甘肃以“非遗文化 精准脱贫”“非遗文化 度假旅游”为着力点,回报乡村振兴。非遗传承人根据互联网销售、线下推广工房市场销售,提升当地就业岗位,完成“大门口”挣钱的幸福的生活。近三年,甘肃非遗文化工房总计学习培训农户2.3人次,市场销售非遗文化商品4万多件(套),推动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人民币,不断涌现巴鸟麻编工房、海原县刺绣图案(剪纸画)工房、隆德魏氏古建砖雕工房等一批推动功能强、推动村民创收发家致富的出色非遗文化工房。非遗文化维护传承基地、非遗文化工房、非遗文化展现感受展览馆也变成甘肃农村旅游路线关键构成部分。

2022-06-12

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