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网络安全,现在发力区块链还来得及吗

入手区块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区块链与网络安全。区块链自身是一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区块链与网络安全,现在发力区块链还来得及吗

去中心化

账本公开

自治性

信息不可修改

无须信任系统

在以下领域中能够起到作用财务结算票据交易金融资产合作合约供应链审计元数据管理共享经济物联网社会管理

你所谓的入手,是指的Token(代币)吧。

现在区块链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

“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

“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

“公有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的、任何人都能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共识过程的区块链——共识过程决定哪个区块可被添加到区块链中和明确当前状态。公有链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联盟链”是指有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来记录交易数据。

“私有链”是指其写入权限由某个组织和机构控制的区块链,参与节点的资格会被严格限制。由于参与节点是有限和可控的,因此私有链往往可以有极快的交易速度、更好的隐私保护、更低的交易成本、不容易被恶意攻击,并且能做到身份认证等金融行业必需的要求。

实际上联盟链和私有链只是部分使用了区块链技术,使用这两种链并不会产生代币。

现在的虚拟货币主要是从各种公有链,以及使用公有链开发的各种应用所发行的。包括比特币,以太坊,EOS等。也只有这些虚拟货币我们才谈得上是否能够入手。从实际价值上来看,现在的虚拟货币并没有表现出和价格相等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未来可能实现的价值上,是有风险的。

但是比如比特币这样的优质稀缺并且是有代表意义的虚拟货币,还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区块链与网络安全,现在发力区块链还来得及吗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数据作为重要的资产也必然会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

作为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想保障网络安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首先完善自身的产品安全策略。网络安全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涉及到的环节也非常多,也可以说没有绝对的网络安全。要想保障网络安全,首先应该进行产品安全策略设计,包括数据访问界限设计、数据处理方案设计(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相结合)、数据存储设计、主动防御方案设计等方面。策略是安全的基础,所以合理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不断更新网络安全技术。按照历史经验来看,新技术通常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比较好的方案是新老技术的结合。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就具有比较广泛的前景,但是区块链技术存在一个应用场景的问题,所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要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来共同构建网络安全环境。

第三: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产品的结合。人通常是网络安全中的薄弱环节,要想保障网络安全,应该重点做好网络参与者的安全性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应该和网络安全产品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针对于不同的角色应该开发不同的网络安全产品,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安全的应用环境(沙箱机制)。

最后,互联网企业应该促进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随着5G标准的落地应用,未来物联网领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而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将非常重要,因为物联网与实际生产环境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要想构建一个安全的物联网环境,从而保障生产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一定要整个产业链进行合作,制定一个行业安全标准。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物联网是一个完整系统,它的安全性要从整体特性出发,物联网涉及3个方面:

1、传感安全,你想知道传感器安不安全可以看传感器抗不抗 干扰,屏蔽,信号截获。当然物理上不能容易被盗。比如RFID,这是利用射频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目前被广泛应用。物理上一定要保障不被盗,同时,无线传输必须加密,并抗感染。

2、传输网络安全,这也是本问题最关心的,物连网是一个异构的网络,包含有,ip网络,485总线,wlan,5g等等。这一块的安全问题,和我们传统网络一样。看你接入那种网络就要去看它的协议是否有缺陷,传输是否加密,是否有各类黑客攻击的弱点。

3、后端应用安全,物联网最终都是将传感数据汇总到后端应用系统来处理并存储。所以后端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也有可能是工控机),中间件(也有可能是嵌入式设备),数据库等的安全同样至关重要。同样需要从身份认证,加解密通讯,加密存储等等考虑。

综上,物联网目前来说,安全性还不高,主要因为太宽泛,涉及安全事项很多,传感器种类繁多,接入方式也多,涉及协议也多。尤其采用无线通讯的,在空气在传输,非常容易被截获,如果没有加密机制,安全性就非常低。

以上供参考。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