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州,“九州”是什么为何没能落实为中国古代行政区

“九州”是传说大禹时期为抗击大洪水而设置的区划管理,由于当时洪水的范围广,规模大,仅靠一、两个部落不可能完成,人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在华夏联盟的主导下,各部落与华夏联盟联合,共同治水,大禹把中华大地分为九个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久州。

久州,“九州”是什么为何没能落实为中国古代行政区

久州,“九州”是什么为何没能落实为中国古代行政区

由于那个时代(尧舜禹)领导人禅让,估计每个州都是由部落组成,各州之间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关系。

久州,“九州”是什么为何没能落实为中国古代行政区

大禹没有像尧舜那样禅让,而是由自己的儿子启做了王,建立了世袭制,成立了夏朝。世袭制所采用的管理方法早期很可能是分封制,曁分封亲戚到各地管理,相当于一个小国家,所以很可能是世袭制打破了原来各州(部落)松散的联盟关系。

根据周朝流传下来的文字材料,周朝初期的分封,大约形成了七十多个诸侯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的是郡县制管理模式。

汉朝继承了秦朝部分郡县制管理模式,但也分封了七个王,没过多长时间就发生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结束以后,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解决了藩王的问题,自此以后,虽然各郡县管理的区域有所变化,但郡县管理模式一直被各朝代沿用,有很多县的名称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沿用到今。

我们都知道,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什么是黄河而不是长江。这是与地理环境相关的。黄河在北方,中下游地区进入平原地带,由于少了山谷的限制。黄河在下游经常泛滥而变换水道。大江大河流域,是适合人类发展的。可是,黄河的泛滥,又影响了先民的生存。于是,治水,使黄河能沿着固定的水道前行,就成了先民们生存的大问题。最后,大禹带领人们解决了水患的问题。这样,先民们在黄河流域的生存环境才变得相对固定。之后才能形成文明的板块。而且,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也加深了,文明的发展也就更快了。这就是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原因。

大禹治水之后,把天下划分为九个部分。这就是所谓的九州。他们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

这九个州的大体位置从他们的名称上大体都可以推测出来。冀州的冀,是今天河北的简称。它的地域主要在河北和山西。兖州、青州是在今天的山东,徐州在江苏的北部,山东的南部。扬州在江苏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地区,加上浙江、江西的一部分。荆州在今天的湖南、湖北。梁州是陕西南部到四川。雍州则在陕西到甘肃。

这种对九州的划分,来自中国古代典籍《尚书禹贡》。据说是大禹治平水患之后对天下的划分。但后世学者认为,《禹贡》不是上古文献,而是战国到汉代时期的伪做。之所以要做这样一篇地理志出来。是为了天下治理的需要。而大禹时期,显然不需要这样精细的天下分区。

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一篇说的中《禹贡》中叙九州的顺序问题,是这样说的:

《禹贡》叙治水,以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次。考地理言之,豫居九州中,与兖、徐接境,何为自徐自扬,顾以豫为后乎?盖禹顺五行而治之耳。冀为帝都 ,既在所先,而居北方,实于五行为水。水生木,木东方也,故次之以兖、青、徐;木生火,南方也,故次之以扬、荆;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金西方也,故终于梁、雍。所谓彝伦攸叙者,此也,与鲧之汩陈五行相去远矣。此说予得之魏几道。

这段话说,《禹贡》中九州的次序是根据五行相生的次序排列的。因为大禹生活在冀州,也就是今天河北一带,所以,以北方的冀州为起始。北方为水,水生木,到东方三州是兖、青、徐。木生火,到南方,南方二州是扬、荆;火生土,土为中央,才到中原的豫州;土生金,到西方的梁、雍二州。

这种说法大约有点道理。但这段话也从侧面证明了《禹贡》并非出自上古,而是汉代。因为五行观念的成熟是在战国时期。如果真是大禹划分了九州,大约不会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因为那时这种观念还没成熟。

就算是战国至汉代提出的九州观念,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说明两千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已经有天下统一的治理观念了。纵观人类历史,那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其它文明在这么大的地域范围之内提出统一的天下治理规划。读读历史,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和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