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烈日渐行暑彷徨,一夜生阴夏九来

小暑:烈日渐行暑彷徨,一夜生阴夏九来 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令,也是夏天的第四个节令。每一年6月21日至22日,太阳光达到黄经90°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天地万物在此皆假大而无比也。”夏为大,至为极,天地万物到此发展壮大茂盛至极。小暑是最开始建立的节令之一,也是开创二十四节气管理体系的起始站性节令。小暑的发觉,源于历史悠久的天文学观察。至迟在先秦时代,我国古代人已经可以根据“圭表测日”的方式 明确小暑和冬至节气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专家学者大多数觉得经历了一个从“两至”“2分”,到“四时八节”,再到完全的“二十四节气”的全过程。可以说,正因小暑的发觉,才真真正正开始了我们中国人研制、创造发明二十四节气的全过程。

阳极氧化阴始生

据《恪遵宪度抄本》叙述:“小暑,日北至,日长之者,日影短至,谓之小暑。”夏至日,太阳直射路面的地方抵达一年的最北侧,几乎照射南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也是北半球地图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过去了这一天,白天减短,夜晚渐长。古代人觉得小暑寓意阳极氧化之者,阴之气始生,是一年中阳阴转变的关键机会,此谓“小暑一阴生”。

夏至分成三候:一候鹿角解。鹿与麋虽属同科,但古代人觉得鹿的角朝前世,属阳。麋的角朝后长,为阴。小暑阴之气生而气血始衰,呈阳性的鹿角逐渐掉下来。二候蜩始鸣。“蜩”就是大家常说的“知了”。男性知了这时因感阴之气之生而鼓翼鸣叫声。古代人以蝉鸣声为“夏声”,长卿在《夏至》一诗写到:“狸奴两下偷翻开书,什么时候听到螗蜩鸣?”描绘的恰好是这时喧嚣开朗的“小暑之音”。三候白芷生。耐阴的草药白芷逐渐生长发育。这一富有诗情画意的植物名称好像在提醒着大家,不经意间间夏季的岁月已经一半以上。

祭祀祈丰年

小暑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夏节”“小暑节”。古时候,每到小暑也有一项假期“褔利”。直到清朝,夏至日仍放假了一天,足见古代人对其之高度重视。小暑季节庆贺粮食作物大丰收、拜神祀祖的风俗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以夏季至,致地区物魈”。周朝小暑拜神,意为清除荒年、挨饿和身亡。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夏至日,祭地祇,皆用舞乐。”“地祇”即地神,属呈阴性。辽代建中国都时在通玄门口(今复兴门外会大门东北地区)建造南郊方丘,是北京市史上第一座祭地之坛。如今的地坛完工于明嘉靖九年,在京都南郊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室祭地场地,依次有明清两代15位皇上在地坛祭拜将近381年。

2022-06-20

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