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表演300余场 河北省武安平调落子话承传

每一年表演300余场 河北省武安平调落子话承传 邯郸市6月22日电 (新闻记者 王天译)河北邯郸武安市活水乡楼顶村的一座古庭院里,63岁的王新荣一边喊着节奏,一边带孩子们唱习武安平调落子,蝉鸣声附合下,委婉绵长的曲调招来游客停留。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统称,是武安市特有的两种地区戏曲剧种,常常同场表演。武安平调落子始于清初,因其丰富的民俗基本和漂亮的唱法,2006年被纳入第一批国家非非遗文化名册。

王新荣说,调动归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悦耳,以时期大剧为主导,人物角色行业齐备,有红生、小童星、须生、旦角等,统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落址则以鸡毛蒜皮小戏为主导,行业具体有小旦、旦角、小丑男、须生等。

在武安市地地道道的王新荣自小就开始学习武安平调落子,凭借着娇美的打扮、幽美的身姿和清甜的声线,2018年5月,她被评选为武安平调落子象征性传承人。

图为王新荣(右一)在“新荣艺苑”传习所里教戏。 李树锋 摄图为王新荣(右一)在“新荣艺苑”传习所里教戏。张树锋 摄 几十年的侵润,王新荣见证了平调落子的辉煌成就与没落。“前半生学戏戏曲,后半生戏曲承传。”王新荣说,为了让让更多人了解武安平调落子,迷上家乡戏,2020年,她创立的新荣艺苑传习所成立了。王新荣依次聘用了9名老师,招生了74名学生,教大家学习表演和文场武场,设立了唱法、演出、型体、美甲、文武场伴奏音乐等基础课程,排演了传统式曲剧调动《红梅赞》《穆桂英挂帅》、落址《借》《小过年》等。

值得一提的是,她们仍在武安市艺术馆进行中国戏曲公益培训课,把过去的口传戏梳理成纸质版的平调落子谱子,无间断进行戏曲进校园主题活动。

在他们的努力下,悦耳委婉的武安平调落子又開始在城乡差距渐渐地流传起来。

“过去的家乡戏绝大多数全是口传戏,大伙儿演唱技巧不一,我们通过梳理并机构乐团拍摄,大伙儿不但可以直接应用,唱法也更为规范标准。”王新荣从橱窗里取出厚厚的一摞辑印装订成册的平调落子谱子说,这些是她和武安平调落子艺术家杜银方、程淮山一同梳理而成,让武安平调落子的承传拥有“样本”。

图为武安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武安平调落子演员指导学生学习戏曲动作。 李翠平 摄图为武安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武安平调落子艺人指导学生学习培训中国戏曲姿势。陈海燕平 摄

2022-06-23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