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劼: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好作品都还没译介为西葡萄牙语

刘明劼: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好作品都还没译介为西葡萄牙语 7月10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导,“多年以后,应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元帅可能回想起爸爸带他去眼界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无论你是否读过《百年孤独》,这个拥有明显命运感的经典开头一定不会生疏。这本澳大利亚作家马尔克斯的恢宏著作,对宗璞、余华、陈忠实小说等那个时代兴起的作家,产生了多多少少的影响,也被纳入了文艺青年们的必读书单。而这,都离不了60年前的那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我国和拉丁美洲作家拥有一同关心”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是指20世纪60时代至70年代初南美洲文学经典作品大量涌现的状况。在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西语系副教授刘明劼来看,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向全球证实,小说依然有强劲的生命力,而且可以不断地在大众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让世界再次“发觉”了南美洲,让全世界的读者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个问题散生、充满戏剧化矛盾也充满希望的内地。

刘明劼觉得,拉丁美洲作家的成功对中国当代文学拥有特别的启示意义。站在改革开放时代起点里的作家,与20世纪中叶的拉丁美洲作家具备一样的一大关心:文学的智能化。如何摆脱老旧的现代主义招数?怎样用现实主义的文学方式而言自己土地里的故事?怎样用文学来寻找本民族文化的根源?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经典作品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为面临一样困惑的作家带来了楷模。此外,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为整个拉丁美洲文学披着了光晕,很多作品被译介到汉语里来。从而,中国当代文学从拉丁美洲文学中参考了许多经验,“我们能在《白鹿原》中见到《百年孤独》的身影,在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和马尔克斯的马孔多这两个文学地区间找到深层联络,在麦家的侦探推理小说中看到作者对博尔赫斯的致敬……”

“出色文学著作是可以打中读者内心的”

刘明劼将《燃烧的原野》《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等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译介成中文,是中埃文学交流的守护者和实践者。在这一情况下,刘明劼发觉,文化冲突、背景知识欠缺导致的读写障碍,是真实存在的。“就拿《百年孤独》而言,许多我国读者读不下去的一大原因是,记不得小说里人物的名字,会把这个人和那个人弄混——这些名字不仅非常长,还不断反复。西班牙语国家的人通常有着一个以上的名字,并且全称里还要同时带上取姓和母姓,而且婆孙、父子甚至祖孙三代人同用同一个名字也是常见的情况。我国读者是难以一下子适应这类取名习惯的。此外,《百年孤独》里许多惊世骇俗的故事,其身后或者对应着拉丁美洲历史,或者对其他传统例如《圣经》的戏仿,读者如果不了解这些,便会感觉书里边尽是些荒谬的、没有意义的事情,便会读不下去,或者读完了就忘。在把中国古代文学带来拉丁美洲读者的情况下,一样存在着类似的难题,大部分拉丁美洲读者对中国历史和地理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没法深刻领会文学著作表现的时代精神。”

2022-07-11

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