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幸福的生活)学会放下铁锹拿起笔:这里的农户把生活过成了“诗”

(老百姓幸福的生活)学会放下铁锹拿起笔:这里的农户把生活过成了“诗” 长春市7月15日电 (陈艳)中午,住在吉林省农安县巴吉垒镇北洼子村的56岁农户李立国忙着喂牛。突然间,他好像回想起哪些……“轻拂微风吹杨柳,金牛座满地耕。”李立国冲着手机上念了一句,设计灵感来啦,怕忘,给老伴发了语音记录出来。

巴吉垒镇是知名的“诗乡”,本地有许许多多像李立国一样的农户,不但能辛勤劳动,还会继续挥笔作诗。晚霞、落日、种田、养殖牛……农村的景色和最淳朴的平常生活,全是大家书中的创作素材,这儿的农户把生活过成了“诗”。

“种田是我的主营业务,养殖牛是我的第二职业,而诗是一种生活方法。”李立国种了8垧玉米地里,养了10多只羊,一年出来家庭年收入能有七八万元,日常生活的富裕使他达到。“有设计灵感就写些诗,10很多年了,自嗨,在诗社里发布,还挺有成就感。”

“巴吉垒诗乡诗社”成员在交流诗歌创作。 (资料图) 李丹 摄“巴吉垒诗乡诗社”组员在沟通交流文学创作。 (彩图) 陈艳 摄 李立国说,作诗使他多了一双发现身边的美,使他更为喜爱自己的家乡,如同他撰写的诗词:“千万里碧云天,四野画层峦叠嶂。老大爷小山坡看,小孩地面上欢。”

从最初的七绝到律诗、古诗绝句,李立国写作的题材愈来愈普遍,他还写了许多歌颂家乡的现代诗歌、散文随笔:“富饶美丽的小村子,住着勤快中华子民。世世代代开荒种地,富饶黑土地满地生金……”

巴吉垒镇归属于的农安县有“黄龙府”之称,是黄龙文明行为的发源地之一,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培育出诗文的热土。从1958年迄今,“诗乡”共创作诗歌约15万首,出版发行了近20本文集。文集《满园草绿百花香》面向社会发售,农民诗人管成臣就会有著作被百度收录在其中。

“他们的诗大多数不太标准,但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对日常生活、对家乡变化和对中华民族现行政策的体会。”说起写作,72岁的管成臣颇有感叹。

近期,镇上的四合村进行了环保整治,新修了院落墙体,村马路边还种植了五颜六色的花束,管成臣感慨万千即兴作诗一首:“建房子修墙书山水诗歌,修路植树造林栽新花,门口置放垃圾箱,随时随地清除快车拉,乡村文明树新风,美丽家园放光明。”

40年以来,管成臣以诗相伴,每每快乐心情涌上心头,诗词便随口说出。南洼子村群众李铁梅,五年前也加入了镇上的诗社,写了数百首诗文。“和诗友们在一起‘撞击’,能培养设计灵感,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要我这一围住灶台转的女性更有文化味道了。”

2022-07-16

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