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中国白首乌之乡”江苏滨海:“老特产”演绎致富新故事

(新春走基层)“中国白首乌之乡”江苏滨海:“老特产”演绎致富新故事 盐城1月13日电(于从文 顾名筛)寒冬时节,站在江苏滨海港南北延伸的海堤公路上放眼望去,东边是茫茫的黄海,西边堤下,一垄垄的地块上覆盖着干枯的藤蔓。这些藤蔓扎根的土下,生长着一种药食同源特种经济植物——白首乌。

江苏滨海黄河故道区域地理环境独特,沙质土壤富钾偏碱,特别适合白首乌生长。据《滨海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当地就有农民种植白首乌。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滨海白首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滨海港经济区三港、双堆、陶湾三个村的白首乌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白首乌之乡”。

新鲜的白首乌。 谷华 摄新鲜的白首乌。 谷华 摄 “中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滨海县。”江苏省科技型农业企业盐城果老首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果老首乌公司”)总经理张道国介绍,与载入药典的何首乌相比,白首乌更多用于日常食用。

据了解,长期以来,村民种植白首乌基本采用春种秋收的一年生种植模式。这种品种的白首乌淀粉含量较高,当年不采挖就容易腐烂。根据人参、三七等名贵药材三到七年种植习性,果老首乌公司尝试种植多年生品种白首乌,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突破了当地不能种植多年生白首乌的历史。

张道国告诉记者,一年生白首乌的外皮是淡黄色的,多年生白首乌的外皮则是深色的,两者的营养价值也不一样。“多年生白首乌的黄酮营养成分是一年生白首乌的近三倍。所以我们大力培育多年生白首乌品种,已经成功育出二年生、三年生品种,目前我们正试种5年生的白首乌新品种。”

江苏滨海正在培育五年生白首乌。 谷华 摄江苏滨海正在培育五年生白首乌。 谷华 摄 在成功培育多年生白首乌的基础上,近年来,滨海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进栽培技术,推行旱改水技术,一茬种首乌,一茬种水稻,稀释土壤中的碱性成分对白首乌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得白首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陶湾村五年生白首乌试验区,土里的白首乌已经生长了三年。隆冬里,成片的弯曲枯藤匍匐土上,枯藤粗实的根部深埋土下,每块地之间隔着浅浅的水沟。张道国说,种植白首乌最怕的是积水,以前村民一家一户种植,没有经济条件使用机械化排水,而现在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田间的自动排灌水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湿度,利于多年生白首乌的生长。

2023-01-13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