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诸葛亮的传奇一生为何能料事如神

诸葛亮自幼聪慧,读书明智超越常人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从隆中草庐里的自吟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就可看出他是个奇才。一篇《隆中对》说明他对天下大势已了然于胸,以致流传千古。出山后,审势度时辅助刘备南征北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每逢大战,事必躬亲,察看地形,分析敌情,所以能决胜千里。他的统军为将之道,已在群英会舌战群儒时,自己作了阐述。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人谨慎,凡事低调。"诸葛一身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是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但尽管他料事如神,他终究无法扭转乾坤。他也是一个历史上的一个悲情人物。

提起诸葛亮,中国民间老百姓都知道他上懂天文、下知低理,能掐会算、有时还能呼风唤雨。诸葛亮能登上神坛,得力于《三国演义》。不是罗贯中故意造神,而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民众的心里诉求,这得从复杂的历史大环境说起。

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诸葛亮的传奇一生为何能料事如神

其一,《三国演义》是作者以蜀汉割据政权为正统,将曹魏的领导人曹操说成篡汉的奸贼;无视曹操统一国家的大业,而极力歌颂诸葛亮的《隆中对》,以及造成国家在即将统一时重新分裂的一系列活动。

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诸葛亮的传奇一生为何能料事如神

其二,诸葛亮成为民众呼唤的人物。当时,蒙古大军催枯拉朽般地向南奔袭。腐败的南宋小朝廷已没有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领袖人物,小皇帝是个傀儡。这就是当时南宋王朝的政治形势。

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诸葛亮的传奇一生为何能料事如神

在节节败退之时,中原广大民众呼唤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英雄人物,希望他能顶天立地站出来改变历史!去哪里寻找这样的人物呢?现实中没有,那就只能从“小说”中寻找。既然已选中蜀汉政权为旗帜,诸葛亮当然成了民众中唯一的人选。

以上是《三国演义》里有点神化的诸葛亮,那么现实中真实的诸葛亮呢?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隐居于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即占领荆州、益州,争取西南各族的支持,联合孙权,共同抗击曹操。

后来刘备病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政期间励精图治,实行屯田,改善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五次大举出兵伐魏,234年病死五丈原,葬定军山。

诸葛亮一生好学,他分析能力非常的强,言之有物。他能把书上看到的东西,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判断归纳总结出来,就是现在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他看问题、判断事物非常的准。

没有功绩!只有祸害!

诸葛亮篡党夺权、谋害忠良、穷兵黩武,实为蜀汉败亡的罪魁祸首。

1.“隆中对”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这是误刘备的开始!

        取荆州而不先取汉中是战略上的短视,汉中为曹操先占,并掳走人丁资财以实国力。

        刘备若战略上审时度势,应该把根据地选在汉中而非荆州。此处距新野不远,统治者张鲁行“五斗米教”,剥夺平民财产统归教产并取消货币,生病靠念咒而不吃药,简直就是邪教,其部战斗力也弱。刘备率军攻占当属不难。落脚后南可取四川,北可收陇西。另外,在诸葛亮刚出茅庐时,曹操便以主力南下争荆州,这势必同孙权火并,正好利于刘备,可惜这一机遇未被抓住。《隆中对》12年后,刘备才攻取汉中,曹军却在七八年前已占关中、西凉。若是刘备能先行控制西北,就能建立起强大骑兵,统一天下的目标便有可能实现。可叹诸葛亮计不出此。

2.诸葛亮建议荆州、益州两路并进,兵分为二是馊主意,患兵家大忌。

        三国中,刘备最弱,而用兵贵专,十指攥成拳方有利于出击。建议关羽守荆州更是短见,而从要争权出位的角度则是用心险恶,害死关羽对诸葛亮的未来作为扫清了障碍。

        关羽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战略短视,以诸葛亮的才智还是看得出来的,关羽守荆州必死无疑.荆州对吴魏两家是必争之地,夹在中间必遭两家算计。

        公元219年,刘备率主力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关羽也进攻襄阳,企图呼应。结果军力很弱的关羽随即遭到曹操、孙权两军的夹击。而此时刘备的主力正在汉中,与荆州千里之遥,无法及时驰援,关羽身死地失。诸葛亮所设想的两路北伐,恰恰造成了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覆灭荆州军团。)

3.刘备夷陵之战,在战略与战术上是双重的失败,诸葛亮作壁上观,乐见其败。

4.暗算李严。

        刘备白帝城托孤(223年)责成李严、诸葛亮辅佐少主,李严统领内外军事(“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李严全权掌管军事,并兼管辅助刘禅。军事没诸葛亮的事儿,辅佐刘禅,诸葛亮只占一半)目的是让李严制衡诸葛亮已昭然若揭,而结果大相径庭,唯一的答案就是“政变”!。 建兴九年(231年),李严为祁山蜀军催督运事。诸葛亮废李严,假借了一个难于置信的口实。(攫取江州军团)

5.七擒孟获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用心险恶,攫取京畿军团的掌控权。

        孟获仅仅是一个蟊贼,叛乱是在边将李恢的独立指挥下平定的。(攫取京畿军团。)

6.自领益州牧(224年),已然篡国!

        荆州已失,仅剩益州。(前任益州牧是刘备),从此,刘禅、李严、魏延诸辈皆为陪衬。

7.架空魏延。

        六出祁山实为必败之旅,一意孤行,而最终耗尽蜀国的资源储备和民力民心,而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诸葛亮党同伐异、篡党夺权创造借口。建兴五年,诸葛亮打着北伐统帅的旗号顺理成章地进驻汉中,控制汉中军团,从此魏延成为诸葛亮麾下偏将。(攫取汉中军团)

8. 进谗言,害死刘封

        孟达劝刘封降魏,刘封不从,而回归成都,可见刘封忠诚。而诸葛亮“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除之。于是赐封死,是使自裁。

9.剪除贤良。

      廖立为刘备信任的人,官拜长沙太守,后迁为侍中。诸葛亮曾评价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也,当赞兴世业者也”,但后来,诸葛亮凭借蒋琬谗言而治廖立诽谤先主之罪,将其流放。

10.大奸似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起来很感人,而诸葛亮是对任何人都不放心的,所以事无巨细必躬亲之,最终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如此结局于己于人都不利,也是对国家不负责任。而其动机与王莽一样:从当国丈、任宰相,再到建立新朝伊始的锐意改革,不管成效如何,但毕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名不正言不顺而已。诸葛亮是蜀汉败亡的罪魁祸首。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