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中报观察丨利润比规模更重要,“不赚钱的地不会去买”,都下半年了,依然相信“楼市要涨”的人,是怎么想的

现在的楼市可谓有价无市。既使降价处理也少有人买。其中有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房企中报观察丨利润比规模更重要,“不赚钱的地不会去买”,最重要的是人们都看清了一个事实,就是炒房客手里的房子太多了,在当前的背景下,想高价卖出以没可能。既使降低价格卖也是少有人问津。提出房价要暴涨的可能就是他们炒房客。只是套路罢了。一套房子要年轻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奋斗,很多年轻就选择了晚结婚或者单身的生活方式,这样势必造成房子更加积压。所以,说暴涨只是商业运作而已。未来房价还是以跌落为主。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失业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

1.全球疫情的爆发,每个经济主体受到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这个艰难的环境下支撑不下去,只能宣布解散。

2.社会在进步,体力劳动者被人工智能替代。特别是大型工厂流水线工作,好多企业已经全自动化,或者有机器人代替人力。

3.梦想赚钱快。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自媒体大军,想在这个大环境下分一杯羹。

4.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被约束压榨,企业还是和以前一样以高姿态压榨劳动力,已经不现实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宁可创业撞到头破血流也不想忍气吞声的给别人打工。

建筑行业,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饱和,高素质高水平,是对以后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资质低,且没有实际大型项目经验的个人或小企业,会在激烈的竞争下被淘汰掉。建筑行业的衰落,导致大批在外以建筑楼房求生的农民工失业,赋闲在家。

在行业转向的关口,这样一个事件产生影响是肯定的,而且在慢慢发酵,某种程度上是扰乱了整个房地产的生态。

简单回顾一下,厦门万科白鹭郡在国庆节开启了五折大降价甩卖,这波促销下库存很快就被清掉,与此同时,万科还简单粗暴地对前期老业主每户退款100万。值得注意的是,万科还发公告称是因产品变更而退款。这样的做法让整个业界为之咋舌。

万科说自己特别焦虑,要“活下去”,但还有更多中小房企比它还焦虑,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这次事件的深度发酵而面临更大的生存困难。

国家明确了要“房住不炒”,这个行业逻辑下,大家都有压力,都在想办法熬过冷冬。在这个时候,房子降价是很正常的逻辑。但是万科降价人家有资金补贴业主,中小房企可没钱,那就有房闹(还美其名曰“维权”),一下子就让自己置身于风口浪尖上了,毕竟购房者是“弱势群体”嘛,你企业再怎么样都不能欺压购房者。所以中小企业更不敢降价。

但是“弱势群体”真的是那些房闹的业主吗?这次事件可以说是在全国范围内房闹的业主树立了标杆,好像房子真的成了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房价上涨时,大家蜂拥而上抢房,幻想着在房价继续上扬时出手大赚一笔;即使有市场大环境带来的影响,房价可能会降,但是有开发商啊,有接盘侠啊,我怕什么?

可以想象,投机者在这种其实是不利于他们的行情下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些人自诩为弱势群体,其实正是他们扰乱了市场秩序,让房价没办法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回落价格。

投资有风险,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为什么到了房地产,人们就不认了?这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多层次住房体系的绝对伤害,也让房地产供给与需求的逻辑关系越来越脱离基本面,泡沫也随之变大。

这其实让我想起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次级借款人明明没有很好的信用,也没有很稳固的偿债能力,那为什么银行和借出人还愿意借钱给他们?因为银行和借出人盘算着把抵押贷款卖给其他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把风险转移给下一个人。

这就是“道德风险”。 在所谓的市场中,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一降价就房闹的购房者们,真是这段话最完美的诠释。有网友的调侃很有意思——社会资源按闹分配。但是我却从中读出了一种悲凉。

因此,对万科的质疑也是必须的。各地仍在不断加码调控,阻拦了大批的投资客进入,挤掉了楼市水分,尽可能要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市场。但是万科这一通操作,给自己卖了个好名声,也回笼了资金,却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房地产的生态。作为行业老大哥,这实在不应该。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