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在发展心理学中,婴儿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婴儿期的心理学规律主要涵盖以下5个方面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

(1) 大脑和动作的发展:婴儿大脑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可塑性,同时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动作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也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外部表现,该时期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此外婴儿动作发展遵循从上到下发展的头尾原则、由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和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2) 学习:模仿是婴儿天生的学习能力,出生两三天至二十天左右的新生儿就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同时婴儿注重并偏爱新奇事物,这也是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

(3) 认知发展: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始,他们通过主动的、有选择的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环境。此外,更复杂的注意、记忆和信息加工、问题解决能力也在婴儿时期得以发展。

(4) 言语发展: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单音节发音、多音节发音到咿呀学语出现声调的起伏变化;词汇发展是从熟悉的事物名称开始;句子发展从单词句到多词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和语法规则。婴儿与成人的言语交往则是从利用手势开始,然后会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或表达愿望及要求。

(5) 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①婴儿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有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和发展缓慢型,在教养过程中需要选择与婴儿个性特征相符合的教育环境,否则会导致行为问题或发展障碍;②婴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微笑和依恋的发展,前者经历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和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等三个阶段,后者经历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的情感联络和互惠关系形成等四个阶段;③一周岁左右,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自我认知,把自己视为活动主体,且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两周岁左右,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知,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运用人称代词来称呼自己和他人。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组图片: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每个家长一定懂!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这就是宝宝牙牙学语时的发音啊,尽管吐词不清,但却软萌软萌的!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不过,也许你有过疑惑: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每个月龄,宝宝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应该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他们说“贵人语迟”,是客套话,还是宝宝其实发展滞后了?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0~4岁语言能力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还小,什么也听不懂。”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哦!

婴儿成长可分为几个时期,婴儿时期有哪些心理学发展规律

再小的宝宝,也有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除了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家长为孩子提供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0~4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这样的规律:

0~1岁 语言的准备期

1个月宝宝的语言,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哭”就是宝宝的“语言”,他们用哭表达饿了、困了、拉了、热了……2个月开始倾听,最喜欢妈妈的声音。宝宝能分辨出“ma”和“na”这样相似的音节,甚至能分辨出不同感情的声音,友好的声音,会让宝宝微笑。3个月开始发出声音。能分辨出父母的声音,会发出“ku”和“gu”的音节。4个月“咿咿呀呀”发声阶段。宝宝会尝试发出“ba”“ma”“ga”,并不断重复,乐在其中。

5个月

开始主动对话。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兴奋会尖叫,还会像唱歌一样,让自己的声音在不同音调和区域间转换。有人和他说话,他会努力发出声音回应。6个月能理解简单的命令。家长对宝宝说“再见”“笑一个”“妈妈呢”,宝宝会有明确的反应,还会故意发出声音,吸引别人的注意。

7个月呀呀学语。喜欢练习发音,不断重复“mamama”“bababa”“dididi”,喜欢倾听外界的声音。8个月进入模仿语言阶段。除了自己的名字,宝宝还能分辨出其他一些词语,一旦听到熟悉的词语,会把头转向发音的地方,仔细聆听。9个月学会通过语调、语气感知家长的意思。10~12个月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能听懂简单的指令,比如“给我”“过来”……

1~2岁 语言丰富期

13~14个月开口说出第一批词汇,比如“爸爸”“妈妈”。15~16个月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勤奋地学习。17~18个月词汇量不断增加,可能会短暂遗忘,不必着急。19~20个月痴迷于各种声音,学习听辨字词发音的区别。21~22个月电报句阶段,开始掌握组词,比如“妈妈好”“不喝水”。23~24个月能进行简单对话!

2~4岁 语言爆发期

25~27个月

多词句阶段。容易发生口吃,没事,80%宝宝会很快恢复。

28~30个月开始掌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概念。可以扩充宝宝对各种概念的理解,增加词汇输入。31~33个月

喜欢交流,问为什么,家长需要积极而认真地回应。

34~36个月语言发展进入新阶段,会纠正他人说话中的错误。36~48个月

口语表达越来越清晰连贯,句子使用也更规范,语法错误也在减少。

伶牙俐齿,是这样养成的!

多和宝宝说话,尽管看起来很傻

宝宝天然对妈妈的声音着迷,而且,他们非常喜欢看成人说话时的嘴型!

所以,给宝宝洗澡、换尿不湿、喂奶,不妨多和他们说说话吧!

“宝贝,妈妈要给你抹肥皂泡泡啦!bubble!bubble!”

“这是宝宝的纸尿裤,看!上面还有一只小企鹅呢!”

“今天吃饱了没有啊?一会儿爸爸哄你睡觉哦!”

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多和宝宝介绍遇到的每一个事物,确保足够的词汇和信息输入量。

尽管当宝宝很小时,家长的行为看起来像是单向的语言沟通,有点傻乎乎的,但是,宝宝可都看在眼里,默默记在心里呢!有朝一日,人家就“厚积薄发”了!

再说,一言不发地给宝宝换纸尿裤,面无表情地带宝宝遛弯儿,看起来画面也挺压抑的,总觉得怀着心事似的。

女神(经)和怨妇之间,我选前者。

积极回应孩子说的每一句“话”

从宝宝可以发出“咿咿呀呀”的简单音节开始,家长就要做好随时回应他们的准备——这种回应,可以是语言加夸张的表情,也可以是模仿宝宝的发音。

一唱一和,宝宝对有人能“理解”和“回应”自己,会非常兴奋的,这也会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当宝宝已经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也能够理解家长的指令时,积极地回应就更加重要了。宝宝可以从家长的回应中获得认可,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这样的满足感会让宝宝更愿意去与家长交流。

这时候的回应,家长可以问一些更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的问题,“你的饼干,可以给妈妈吃一个吗?”“你的小熊,在哪里?”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听不懂,就对他们不理不睬。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错过很多模仿学习的机会;也不要让电视代替家长,成为孩子学说话的工具,这会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给孩子营造说话的环境

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要不要带宝宝去早教中心。

不少家长留言:天寒地冻的,出门不便,在家和宝宝大眼瞪小眼,实在玩不出什么花儿来。

这种顾虑蛮现实的!毕竟,绝大多数家庭中,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全职妈妈在带孩子,营造一个热热闹闹的说话环境?难不成天天开着电视?

早教中心是一个选择,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到小区广场、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是与比自己孩子年纪大些的小朋友玩,这在扩大孩子社交圈的同时,还能增加孩子说话的机会,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当然,绘本也可以在无形中,承担起丰富词汇的重任。

不要太“善解人意”

曾经有家长在后台留言:宝宝1岁半了,还是不太愿意说话,怎么办?

经常照顾孩子的家长,对宝宝的需求了如指掌:

宝宝“哼唧”一声,妈妈立刻知道,“哦,想吃苹果”;

小手一指门口,“哦,你想出去玩”;

宝宝一揉眼睛,“你困啦?马上就哄你睡觉啊!”

拜托!你这么善解人意,宝宝还需要“亲自”说话吗?

对于已经超过1岁的孩子来说,家长不妨偶尔装傻,来刺激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宝宝“哼唧”一声,也许你明知道他想吃苹果,不妨故意拿水杯给他,然后问他,“是想喝水吗?”,或者故意设置二选一“想喝水还是吃苹果”,几次故意曲解之后,孩子就会明白,说话才是满足自己需求最简单的方法。

其他推荐:

父母身为英语渣,也能轻松掌握的启蒙神技能!

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