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普职分流怎么办,初中毕业分流,国家提出的是普、职分流比要大体相当,你怎么看

做为在职教战线摸爬滚打30余年的老教师,我深感职业教育在我们这样的贫困山区发展的艰难,也见证了职业教育一步步发展壮大。因此,对于国家制定初中毕业分流比普中考普职分流怎么办、职要大体相当的政策十分赞同,也非常理解,其目的就是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相对滞后的职业教育发展。事实证明,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真的就是一场及时雨,再加上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以及减免学费政策的落实,无疑是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

众所周知,在教育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教育观念也比较落后,对于孩子上学一直就是认为读普高、考大学才是出路,对职业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就使许多农村职业学校在一段时期存在招生难、办学难的问题。我记得,为了招生,职业学校的老师们必须要走村串户,一家一户的宣传,一个一个的劝说,即使这样,因为生源争夺激烈、办学条件不足而招生不足、办学艰难,那个时候一个班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是常有的事,甚至有的学校还有老师要比学生多的情况。那个时候,普通高中根本不愁生源,特别是重点高中,每到招生的时候都要挤破门。可以想像那个时候的普、职招生比会是什么样。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扶持、助力职业教育政策的一项项落实,随着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也逐渐转变,再加上招生制度的完善、招生行为的规范和监管,职业学校的招生和办学规模真的是一年一个新台阶,正逐步向普职分流比大体相当的目标迈进。

谢邀。

对于初三职高分流,我谈四个方面的小看法。

一,现状。

学生初三毕业,我们的学校大致接1:1的比例,成绩好些的一半学生读普高,成绩次点的一半学生读职高。

读普高的当然好说,学校、班主任工作轻松好做;读职高的,职高学校来人宣传、招生,毕业学校配合做工作,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放弃选择职高,弃学回家。

二,大方向正确。

从国家和社会的某种现状看,不缺大学生,缺的是熟练工匠。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说不上是制造强国。国家的科研队伍可从读普高的一半学生中得到保证,大面积所需要的熟悉技工,道理上讲应该来自职业学校。那读职校的一半学生本身还不够,还有不少学生放弃就读,更使技工短缺现象日趋严重。中国要更强大,办好职校,成为制造强国,是发展壮大的大方向。

三,认识要转变提高。

很多人认为:读职校低人一等,学不到东西,没有前途。

这是误解。

1,初中毕业读普高、职高的1:1比例,是以划线为界限,不是针对个人。你读书学习不是那么优秀,去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学会一门几门实际操作技能、毕业之日就成熟练技工,不好吗?

2,读职高也可读大学。

3,大家都知道:德国是制造强国。德国制造业之所以如此强悍,关键是它有丰富的工匠资源。这个资源是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的一条线。这一条线上的人才都受到国民尊重,待遇级别之间差别不大,都好。他们读职校,1是认为也光荣,2是学校教得好、学生学得好。

4,别人读普高,你读职高,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再说读了普高考不上大学,和你读职高有什么区别?在对社会有用方面你是不是可能还胜一筹?

四,完善职校办学理念需进一步提高。

简单说,提高职校办学水平,使职校学生确有所学,学之能用,能自豪、光荣地走向社会,应是我们所有人的追求!

职、高分流:大方向正确、认识要转变提高、完善职校办学理念需进一步提高,是我的基本看法。

最大的区别就是上职高很难出头,上普高有可能出头。

重普高轻职高的问题,并不是由教育部决定的,它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教育上的表现而已。从历史上和发达国家发展的比较分折中可以看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读书无用论3.0版的隆重登场。

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人们对于考大学虽然渴望,但远远不及现在这样的焦虑,当时的八级工,六级工的工资是很高的,甚至高过普通的技术人员的工资。在80年代也曾有过读书无用论的时期,因为那个时候全民经商,即使没有文化,也可以通过做买卖迅速发财。有时候是搞氢蛋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远远高于教师的收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并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现在普通工人的收入太低,工作时间过长。从发达国家现状看,人工费是很贵的,只有人工费贵,从事技术工作的工人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家长才不会由于教育方向对孩子的前途过于忧虑,教育的内卷才能够得到消除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