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最重要的线索莫过于山田先生背后那一幅以两个跳舞的小人为主题的画作。这部电影不仅仅讲述了山田先生与妻子最后的一段人生旅途,也体现出了导演北野武经历车祸后的心态的转变。在穿插在电影里的花火、由北野武绘制的22幅画作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对于人生、家庭、生命、死亡进行的深入思考。在电影里这些画作与剧情相互呼应,成为了进入北野武精神世界的一把关键的钥匙。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1青神与海神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截图中山田先生背后的这幅画,就是电影的一个叙事重点。画中两位神灵来自日本的神话传说,左边烟云缭绕的是青神,右边拿着舀子的是海神。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青神是日本民间传说中“青之岛”的主人,海神则是主宰大海的神灵。信奉神道的日本人相信,人死后会前往大海深处的一个叫做青之岛的地方,并且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每逢夜幕降临,岛上的洞穴里就会放出金色的光,亡魂们在这里四处游荡,以石缝间的小草、露水为食物。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从青神与海神的传说里,能够看出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对于“彼岸世界”的情结,可以说,这种对于彼岸世界的遐想贯穿了电影的自始至终。甚至山田在海边用手枪自杀也是源于这样的“彼岸”情结:相信死亡是一种解脱,是一个逃离此岸,前往彼岸的旅途的开始。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2大海:解脱的象征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仔细想想,北野武电影里的人物在海边自杀了也不止一回了。除了本片《花火》还有《小奏鸣曲》里面的村川,以及《极恶非道3》里面的大友,这些人物无不是在浊恶的尘世中摸爬滚打的男子,以“海边的自杀”这个仪式来与曾经的生活,曾经自己告别。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往深里一层说;北野武系列电影里出现的大海不仅是他内心深处的,也是潜藏在日本文化深处的一种对于彼岸世界的信念,它作为尘世生活的对立面,象征着世俗生活中的解脱。

花火,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然而话说回来;“解脱”也并非是能够轻而易举做出的选择呀。往往是,一个人失去了很多东西,才会开始严肃的思考这个问题。就像是主人公山田先生,他不仅失去了事业,也失去了家庭。人到中年猛然间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此时此刻,“生死”的困惑顿时会成为一个横在眼前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就成为寻求解脱的开始。

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也会浮现出人性中的另一种根深蒂固的矛盾性,那就是:一个人可以很现实的活着,却在思考死亡的时候充满了过分的想象力。这种矛盾性在山田先生的身上显现的淋漓尽致,对于生死的一厢情愿的想象应该是害了他,不然山田也就不会自戕于海边。然而直到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他仍然没有感觉到临近死亡的那种超越性的释然。臆想中的彼岸世界渺无音讯,唯有无尽的惶恐不安。

注意导演此时的镜头语言:被扯断了翅膀的风筝侧面的描述了山田先生的这种失落的信念。砰砰两声枪响过后,镜头长久的停留在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中,最后切换回放风筝的小姑娘呆滞的面部。在她困惑、木然的表情里,反射出的是死亡无可置疑的客观性,自蔽性与真实性。能够让观众感觉得到,山田先生与他的太太似乎并没有踏上称心如意的归途,然而死亡,依然是一个永恒的谜。

因为人性中逃避死亡的本能,我们才要赋予死亡非常浪漫的含义。可唯有真正的经历了死亡,才会悲哀的认识到:死亡就是死亡,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大概这也是北野武在车祸中的感受吧。

众所周知,北野武在1994的车祸经历催生了《花火》这部电影的拍摄。回首过去北野武这样评价自己:“车祸让我领悟到,命运这种东西不是自己的力量可以左右的,不论什么样的命运在前面等着你,你都只能默默接受。我不想说什么漂亮话,比如“随时随地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是产生了随便什么时候死都可以的那种淡然的心情。”

可以说车祸颠覆了曾经的北野武对于死亡的偏颇认知。这次终身难忘的体验,也让他看懂了关于死亡的不切实际的狂想是多么的容易让人陷入想入非非,自怜自艾的可笑的境地。

对“想入非非,自怜自艾”这种心态的调侃,也渐渐融入了北野武电影的叙事风格中,他镜头下的主人公往往是从一个非常高的精神世界的起点出发,然而再向前一步却落入了幼稚的实践过程。不仅是《花火》中山田夫妇在海边的自尽,同样是北野武扮演的《阿基里斯与龟》里的穷苦的艺术家亦然。在北野武的电影里,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太多这样的原地打转的人,他们被困在了自己的主观的信念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夹缝中,行为看似滑稽可笑,实则充满了别样的悲情。

这部电影,每一个真诚的镜头,包含创作者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看北野武就有这种感觉。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很有带入感的影片。

了解更多精彩回答,点赞关注一下吧,谢谢一起加油!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