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花生补肾吗,连皮吃生花生有利于血液凝固吗?

花生皮也就是花生仁外面的一层红色的种皮,与花生仁紧紧连在一起,保护着花生仁吃花生补肾吗。当花生仁炒熟时,花生皮才容易脱落。有的人吃炒熟的花生仁会把花生皮去掉,殊不知花生皮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味真正的中药材。

中医认为,花生衣,甘、涩,平;入肺、脾、肝经;有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花生红衣能够补脾胃之气,有养血、止血的作用。

在民间自古以来就认为吃花生就有补血养血的作用,特别是花生皮,更有止血补脾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花生皮确实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花生皮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减轻出血,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增加血小板的含量,增强凝血能力。

花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可治脾虚消瘦,亦可治疗脚气。

把花生仁用热水烫过后,取出花生皮,晒干后,就可以入药。用花生皮外敷,可以散瘀消肿,止血,治冻疮。

把花生皮泡茶,坚持饮用,可以补肾健脾,增强体质。

所以我们平时吃花生仁时要尽量把花生皮一起吃,不要丢弃,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保健作用。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确实,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等,这些与人体代谢关系密切的基础性疾病,往往都与生活方式,与日常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

吃花生补肾吗,连皮吃生花生有利于血液凝固吗?

因此,一旦有了这些疾病以后,患者往往就非常关心这些问题,那么,高血压患者可以吃花生吗?

吃花生补肾吗,连皮吃生花生有利于血液凝固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了解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高血压与饮食有什么关系?花生的营养成分特点是什么?

吃花生补肾吗,连皮吃生花生有利于血液凝固吗?

当我们把以上3个问题搞清楚以后,就自然明白高血压患者能不能吃花生了!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高血压,简单地理解,就是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

那么,什么叫血压正常值呢?

根据2018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的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有3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诊室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而且这3次血压测量不在同一天内。

也就是说,高压≥140mmHg和/或低压≥90mmHg,就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约5%的因有明确具体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以外,至今科学家也没弄明白高血压是怎么发生的。

至今我们所谈到的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饮食因素、烟酒因素、精神紧张因素、运动锻炼因素、超重肥胖因素等等,还仍然属于诱发因素范畴,而不是直接发病机制。

所以,下面我们谈到的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也仅限于是诱发因素。

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目前临床认为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其中高钠低钾饮食,是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其次超重和肥胖,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后就是过量饮酒,会使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

那么,花生有没有可能构成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呢?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花生的营养成分特点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的,由杨月欣主编的《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收载的花生米(生)的数据。

花生的营养成分优点在于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抗氧化物;但缺点是所含能量、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较高。

按100克生花生米计算,含有的能量为574千卡,这相对于我们一个早餐的能量总和;而脂肪为44.3克,相当于体重为100斤的轻体力劳动成年人,1天的脂肪需求量。

高血压患者怎么吃花生?首先需要明确,高血压患者可以吃花生,但一定要限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人每周吃坚果控制在50-70克(只计算花生仁部分),这样折算成每天约在8-10克,约10粒花生米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一位高血压患者,每天都要吃花生米,那么,建议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10克,即10粒左右;如果1周吃1次,建议不要超过50克。

至于吃生的还是吃熟的,建议大家伙儿查阅我的往期问答文章:《吃生化和吃熟花生有何不同?哪种对身体更有益?》,这里面我有详细论述。

下面,还是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对生的和熟的花生进行比较,除了生花生含水量比较高以外,熟花生中的钠和钙含量要高一些。但是生花生不容易胃肠消化吸收。

所以,权衡下来,无论是吃生的还是吃熟的,关键是控制摄入量;其次,考虑胃肠适应能力,熟的花生相当好一些。

总结:高血压患者可以吃花生,但如果天天吃,建议不要超过10克;如果1周吃1次,建议不要超过50克。至于吃生的还是吃熟的,从胃肠消化吸收考虑,建议吃熟的。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