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问·对谈 | 当彼得德鲁克“遇上”孔子

物品问·对谈 | 当彼得德鲁克“遇上”孔子 中国新闻社北京7月8日电 题:对谈 | 当彼得德鲁克“遇上”孔子

作者 陶思远

假如孟子和西方“当代管理学之父”约翰·彼得德鲁克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可能是一对好朋友。孔子一生实行“和”文化,主张搭建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秩序社会;“协作实效性”乃是约翰·彼得德鲁克青睐的目标……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理念与中国影响力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之间到底有何互通之处?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兼收并蓄相融怎样协助中国公司发展?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管理学校约翰·德鲁克管理和人文学科讲席教授贾沃斯基(Bernie Jaworski)与其学生、中山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张曼姿近日接纳中国新闻社“物品问”采访,让孟子与彼得德鲁克“穿越”交流,讨论中西方企业管理的相通。

中国新闻社记者:“物品文明互鉴”是学界长期探讨的话题,但管理学是特别贴近实践的课程,出版《当德鲁克遇见孔夫子》这本书是源于如何的初心?

贾沃斯基:最初是源于张曼姿对彼得德鲁克和儒学研究的激情。当时,大家一开始和中国企业合作,管理者希望围绕使命和愿景找到公司方位。因此大家基于彼得德鲁克观念,同时融合儒家社会文化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在过去5至15年里获得商业成功的许多中国企业都是以商品、技术为中心,但如果问管理者“大家是谁、想去哪里、能为中国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他们都无法回答。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明确的使命宣言。那时,大家意识到我国市场有比想象中更宽阔的实践要求,应当围绕这些出题,融合我国社会文化写这书,普惠大量华企以及管理者,这对中西方市场都颇有意义。

大家一开始的研究只是基于彼得德鲁克,但与儒学比较研究中发觉二者的共通点许多,也更深刻地了解到彼得德鲁克和孔子思想从没“落伍”,相反在今日更具指导作用。

张曼姿:彼得德鲁克理论之所以常令管理者豁然开朗,正在于其应用的研究思路:理论来自于最佳实践。我国许多传统思想来自于长期实践的智慧总结,西方也普遍认为儒学是基于“好用原则”的“来源于生活的哲学”,因此传统本来就是“传统”,但某些特定概念必须依据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中国新闻社记者:当今许多中国公司选用是指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西方学者怎样看待儒家文化在当代管理学里的运用?

2022-07-09

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