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疗治“娘娘腔”审美,需切合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

评价:疗治“娘娘腔”审美,需切合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 疗治“娘娘腔”审美,需切合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

刘海明(湖南大学教授、博导)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喜好。因为审美趣味的偏颇,历史上的二次元文化可谓此起彼落。在中国,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楚王好细腰”,还是唐朝以身型丰满为美,或者清朝龚自珍书中江南地区的“病梅”状况,都见证着不同时代的发展二次元文化状况。虽然“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迄今”,但“知史”和“查古”也难以避免新的二次元文化不期而至。

所谓“娘娘腔”审美,便是近些年盛行的一种二次元文化。2021年9月,国家广电局发文规定“严防‘娘娘腔’等畸形审美”。日前,在广电总局举办的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上,“娘娘腔”审美被纳入坚决抵制之中。

当“油头粉面A4腰,装腔作势兰花指手势”变成一种时尚,不知多少父母、老师因此担忧不已,以致于有关管理部门也高度重视这类二次元文化带来的难题。疗治“娘娘腔”二次元文化,单有严格训斥坚决抵制是不够的,还需要追溯导致该审美的社会文化土壤。

传统的严父慈母亲子教育构造,大部分确保了性别教育的阳阴融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村成年男性进城务工者增加,而城市成年男性在家时间也有所降低,性别教育的阴阳失调状况日渐突显。

连接家庭是指电视栏目。如今,电视栏目变成青少年的“第二导师”,从动画片到综艺节目都很受欢迎,许多小孩大量是从液晶电视屏幕中寻找各自的良师益友。为迎合青少年对明星的崇拜心理,电视栏目塑造的歌手、影星和主持人,还在切合阴盛阳衰的家教模式。如同法国学者塔尔德所说:“社会由一群人构成,他们表达出来的很多相似度,是效仿或反模仿导致的。”针对自小在电视前长大的孩子来讲,荧屏上的“娘星”多了,他们自然也就变成偶像的翻板,“娘星”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从外到内“量产”着符合“娘娘腔”审美的年轻观众。

传播学时代,明星的效仿效用远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假如男性化的男星在荧屏上活跃,它的具身传播效应将催化一大批欠缺男子气概的男孩子。电视媒体是一所开放的院校,不能指望根据净化荧屏就可避免“娘娘腔”审美喜好,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大量艰难细腻的工作。

人是社会塑造的产物。大众传媒时代,电视电子媒体至关重要,但媒体并非塑造人唯一媒介。在现实生活中,从服饰、饮食到街边观念艺术,从自媒体到广场的团队汇演,这些展现性的媒介都在塑造着年轻一代(包含男士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如果无法将社会文化土壤中的相关元素真正去除,就算每一个电视栏目中全部换为怒目金刚式壮汉形象,只要年青的男士观众不买账,这些“悍星”仍然难逃滞销甚至被抛弃的运势,欠缺传播力的“娘娘腔”代替品,仍然没法达到疗治这一二次元文化的预期目标。

2022-07-10

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