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翘首以待的元旦是那道“猪脸祭祀”

我翘首以待的元旦是那道“猪脸祭祀” 羊城晚报讯 新闻记者杭莹报导:“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百里屠苏。”提及浓浓的年味,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便是绵绵不绝的鞭炮声。近些年,尽管鞭炮声逐渐离大家而去,但春节前一直必不可少的那一道“猪脸祭祀”,对我来说便是浓浓的年味到了。

在家乡,过春节的典礼从腊月廿六就开始了,一直能不断到阴历三月三。还记得儿时,一进腊月,最重要的事儿并不是其他,反而是选择一个顶好的猪脸。怎样的猪脸是顶好的呢?最先应选脸部皱纹呈“寿”字眼的,以讨有利。古书籍《新年杂咏》记述:杭俗,岁终礼神尚猪首,至年外犹足充馔。换句话说在冬至节气前,挑选“寿”字猪脸来祭拜,有长命的喻意。猪脸也被称为“寿头”了。为了更好地选上一个“高质量”猪脸,村庄里在腊月后总隔三差五传来瘆人的猪叫声。幼年尽管担心那样的鸣叫声,但却对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追着猪叫声满村庄跑,再被繁忙的成年人赶来一旁去那样的手机游戏乐此不疲。

选定的猪脸是家家户户除夕夜当日祭祀的肯定C位。“猪脸祭祀”, 故时有“祭祀”之称,也是有“还福”之说。把猪脸作为祭拜先祖、敬奉老天爷的贡品,追朔到秦代,宋代的“仇池手记”中也纪录了和猪脸入馔相关的小故事,总而言之是能考很多。用以祭祀的猪脸也无需多道工艺过程,就单纯性把清除整洁的猪脸放到大铁锅里煮熟后呈出,额头上贴一张大红纸,和贴了红纸的鱼、自己家包裹的丸子这些一起放到一张八仙桌上,祭祀就开始了。

记忆中,祭祀时姥姥一直拿着一炷香,半闭着眼睛,口中有词着我听不懂得话。而我要做的,便是在姥姥完毕以后去磕好多个头。这时,姥姥会在旁边请先祖保佑我乖巧些、学业成绩好点。伴随着我读大学、工作中后,叨唠着得话就“开拓创新”地变成了保佑我在外面一切平安、一切顺利。

祭祖仪式完成后,作祭祀用的猪脸便会变为一道特色美食啦。每每这时,妈妈会取猪耳朵、猪舌等各位置的一部分放到案桌子,其他的再次回锅加温,随后捞起来、放进凉水中浸湿,除掉骨骼,再把净肉泡入大主缸用凉水泡浸成乳白色,切割成片状。接着,黄瓜切片、苋菜切条、葱姜捣烂成泥兑入山西陈醋调配成葱姜汤,把这种和片好的卤猪头肉搅拌均匀,便是一道十分美味的肉类了。就算是放凉了,也是一种美妙的口味,令人令人难忘。

从热闹非凡的村庄里搬至左邻右舍不太熟的高楼大厦里,再听不见那从除夕夜中午就响个不断、扰得人没法好好睡觉的鞭炮声,“拉帮结伙”的小伙伴们也四散渐行渐远,浓浓的年味好像确实淡了许多。但只需仅有过年时才可以发生的这道祭祀猪脸一直在持续着,一进腊月,我还是像幼年一样对过春节翘首以待

2022-02-02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