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进行法医鉴定?

我是法医,这样的情况经常遇到,我来说两句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喜欢法医的可以关注我,有什么法医上疑问可以私信我。

现在尸体的死因无外乎他杀自杀还有意外,有的比如说他杀案件的现场,不用冷藏或者冷冻,这样的案子尸体基本就是发现后告知家属一声就可以对尸体进行解剖,这是强制性的,家属不要求解剖都不行,法律规定就是这样的。

但是很多尸体,比如是外地的距离较远,如果是意外或者自杀,或者是无名尸体,一般尸体都是拉到殡仪馆内,我们一般先看尸表,抽取心血做毒物检验以后,由殡仪馆将尸体冷冻保存,以防止尸体继续腐败。如果死者能够确认是某某人,则办案单位就是派出所通知死者家属前来认尸。如果是无名尸或者高腐尸体(因为高度腐败巨人观,死者的样貌没有辨认条件),则要提取死者的DNA入库比对,这样冷冻的时间可能更长。然后就是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家属对死因有异议,要求对尸体进行解剖,或者需要处理尸体给死者穿寿衣,因为尸体还是冰柜里冻着,跟冰块一样,那就面临着解冻的问题。

冰冻的尸体我接触到的,真的冻的跟冰块一样结实,所有的关节根本动不了,包括手指。那么到底尸体怎么解冻呢?说实话没有很好的办法,殡仪馆常用的做法就是放在室内自然解冻,但是解冻出现的问题就是尸体不可避免的出现腐败,比如冻的好好的,解冻以后人全身会出现腐败静脉网,全身的脏器也会出现腐败。所以这也为做病理确定死因增加难度。

所以这以后也是一个好的课题,怎么让尸体冰冻以后在解冻的过程中不出现腐败。

现在的冰箱大部分都是无霜冰箱不会出现结冰现象,而我家的冰箱正好是有霜的,偶然疏忽没关严冰箱门最容易结冰,既影响冰箱的使用性能也缩小了冰箱的有效空间。因而每年除一两次冰的情况也应算正常。半月前我刚好又对冰箱除过一次冰,我把我的方法分享于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天气温较高,除冰过程耗时较短,在自然状态下两小时完全可以搞定。先提前选择小一点有空调的房间,打开空调把室温降下来。然后把冰箱的电源拔掉,把冰箱内各储藏宅的物品分类捡至空调房间,同时敞开冰箱门,冰箱内的冰块很快就会融化或脱落,要及时捡走,最大的冰块在半小时左右用除冰铲轻轻一铲整块都会掉下来,一定要防止大冰块砸坏冰箱隔板或储物盒,当然更要注意人的安全。

融化的冰水要用毛巾等将其及时清理掉,直至冰箱中既无冰块也无冰水状态后可兑一些温热水用毛巾反复擦洗冰箱内部,彻底做一次卫生后通电待用,也可经过一定时间的干燥后再使用。

如果是气温低的季节除冰,可用面盆等盛上热水,借助热源促进冰块融化,从而缩短除冰时间。

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进行法医鉴定?

人死后为什么身体是冰的,而不是等同于室温?首先,这个问题表述本身是错误的。

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进行法医鉴定?

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冰冻尸体怎么消除冰,进行法医鉴定?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还是很有些说道的。这涉及人体体温以及死亡后尸体温度的变化。

人体温度我们常说人是恒温动物,这并不是说人体的温度恒定在一个数值保持不变。事实上,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情况、不同时间的温度是动态变化的。恒温的意思只不过指正常状态下核心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就人体部位而言,可以分为核心体温、外周体温和体表温度(皮肤温度)。

核心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生命相关的器官,比如心脏、脑、肝脏等周围的温度。我们说的人体正常体温37℃指的就是核心体温。核心体温没法直接测量,通常测量直肠或耳膜温度替代。

皮肤温度,受到很多因素,特别是环境温度、衣服隔热效果等影响,因而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下变化很大。通常越是远离心脏的体端,比如手脚,特别是脚部皮肤温度最低。

可见,人在适温(22~24℃)环境下皮肤平均温度为32℃。环境温度超过这个度数,人体就很难正常散热,只能依赖于出汗散热。这也就是把32℃设定为环境高温的原因。

也可以看到,手脚温度要低于皮肤平均温度,尤其是脚部,这也是人们在低温环境为什么首先感觉“脚冷”的原因。

手部温度有些特殊,需要特别说明。因为,一方面,我们通常用手来“试”其他物体的温度;另一方面,手心手背的温度差距明显。这是因为,手心部位微循环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有的微动脉不经过毛细血管直接与微静脉连通的直捷通路,称动静脉吻合。

由于皮肤血管对环境温度高度敏感,在极低环境温度下,为了保存热量,皮肤循环可以极度减少甚至完全停止。这样,身体远端组织就存在冻伤坏死的风险。动静脉吻合存在的意义在于,在低温下间断开放,短时间性恢复循环从而避免冻伤。这些动静脉吻合主要存在于手掌、足底和耳垂部位。但是,手掌部位明显更丰富。

加之,手掌部位组织厚度大,血液循环原本就相对丰富。这样,手掌就比手背温度为高。因此,我们用手测试其他物体温度时,用手心和手背感觉是不同的。

比如,如果用手触摸额头,经常会感觉手掌比额头更温暖,而手背则要凉的多。这也是,有的医生用手测试病人是否发烧时常用手背而不是手掌的原因。

总之,在通常适温以上的环境温度下,我们手部皮肤温度通常都会在30℃以上。

人死亡后体温的变化人死亡后,由于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身体核心温度开始从37℃左右的正常温度逐渐冷却,这个过程被称为尸冷。

尸冷速度受多因素影响,在环境温度、湿度“适中”的情况下,体温下降遵循线性规律,第一个小时降低2℃,之后每小时约降低1℃,直到到达与周围环境相同温度。

比如,如果环境温度是25℃,一个人死亡后约11小时整个身体内外温度就都会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同的25℃——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凉”透了。当然,“凉”透了后温度也不会继续下降到低于环境温度。甚至,由于体内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产生一定热量,还会稍高。

以上指的是核心温度。体表皮肤温度则在死亡后快速下降,短期内就会下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水平。这也就是人们判断一个人死亡,没救了时会说“身体都凉了”的原因。

综上可见,人死亡后身体温度会快速下降,但是最低也只能降到环境温度水平,而不会更低。人之所以感觉尸体是“冰的”,是因为活人身体体表温度通常都在30℃以上,明显高于尸体。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