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幸福的生活)“70后”公安民警“小杨”:化身为“大V”护民安家

(老百姓幸福的生活)“70后”公安民警“小杨”:化身为“大V”护民安家 吉林省7月5日电 (新闻记者 石洪宇)近期,“70后”公安民警杨军“剪片子”的工作能力精湛许多,在一些自媒体平台,管辖区住户能够轻轻松松刷出他们的普法教育著作,还能在评价区域和他互动交流。同事们点评“这也是警队大V的职业素养”。

杨军的微信里有3000多位朋友,他以“桦甸公安民警小杨”的地位在互联网平台获得的粉丝数量近20万。

在职吉林省桦甸市派出所政冶个人工作室办公室主任的杨军,做底层治安警时逐渐“接触互联网”。这十年间,他充分利用网络解释网民法律法规等各种资询、避谣20多万次,帮助170多位走失人员回家了。“别人的KPI(考核指标)有可能是访问量和粉丝数,我为自己的制定的目标是让管辖区每个人安全。”谈起互联网技术,杨军认为是审理案件和服务项目住户的好专用工具。

杨军发的第一个贴子和帮助老人相关。2010年11月,他协助日常生活疲惫的老年人搬完家后,在贴吧百度发一组老年人门口的图片,并表示期待她能在这一新房子多住两年。

那时候回帖者诸多,网友们觉得新创建的公租房是老人家的好地方。杨军随后联系了小区,社区工作人员也关注了这篇贴子,在多方面协作下,老年人的公租房迅速拥有下落。

刘刚在街头做宣传工作(资料图) 受访者刘刚供图杨军在街边做推广工作(彩图) 被访者杨军供图“我第一次发现互联网的能量很强大。”杨军追忆,许多网民还自发性赠给老年人一些礼品。他当时也意识到,大数据时代早已来临。

迅速,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以干群沟通交流、智能安防宣传策划为主要内容的公安互联网ID“桦甸公安民警小杨”。直到现在,粉丝们早已十分了解“我就是桦甸公安民警小杨,避谣,我们是认真的”这一句创意文案。

“谁谁谁高考考试丢准考证打印”“某小区有儿童走失”……针对这种网络热点“传言”,“小杨”核实情况后都是会积极发音。

杨军说,他们的真实身份独特,能够第一时间向权威机构核查。住户碰到没法随便鉴别的信息内容,还会最先向他证实。他还依据自身很多年的避谣工作经验,在高考考试、新春佳节、春运期间等关键节点发布“防骗指南”,并邀约粉丝们“预测分析”有可能发生的谣传。

互联网还会协助一些碰到困难的人。从2017年逐渐,“桦甸公安民警小杨”依次公布互联网寻找亲人信息内容175条,促使诸多走失人员平安回家,更快的一次耗时不上五分钟。

2022-07-05

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