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鱼尽量少吃,肾不好的人,哪4种鱼千万不要吃

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一则研究报道显示这4种鱼尽量少吃:

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儿童,不但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而且智商也会提高。

对于肾友而言,鱼类是优质的蛋白质,且肉质细腻、利于消化与吸收。

鱼类营养价值极高,然而有些鱼则千万不能食用!

01.腐败变质的鱼

鱼类一旦死亡,其组织中含有的酶就会使鱼体发生自溶作用,细菌迅速繁殖,产生组胺。

组胺含量和鱼的新鲜程度有关,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产生组胺往往也较多,一旦食用组胺含量高的鱼类便会引起人体组胺中毒。

人体一旦摄入过多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以及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与机体过敏反应相似的中毒症状,包括脸红、头痛、心慌、胸闷、血压变化甚至休克等,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我国规定高组胺鱼类(指鲐鱼、鲹鱼、竹荚鱼、鲭鱼、鲣鱼、金枪鱼、秋刀鱼、马鲛鱼、沙丁鱼等青皮红肉鱼)组胺含量不得超过400mg/kg,其它海产鱼类不得超过200mg/kg 。

02.腌制的咸鱼

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官方版“致癌物”完整清单中咸鱼榜上有名。早在2012年,它就已经被确定为一类致癌物。

一类致癌物是指,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很明确,这些物质真的会致癌。

03.高温油炸的鱼

高温煎炸后,鱼肉会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并且鱼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降低鱼类的营养价值。

04.生鱼

生鱼片一般是由鲜度较高的鱼加工而成。海鱼和淡水鱼自身均会带有一些细菌,这些细菌多分布在鱼的体表、肠腔及腮处等。

研究表明,健康的生鱼片带菌较少,若受到环境污染,则可能带有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

生鱼片的卫生质量,除自身质量外还涉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尤其是在加工、制作菜肴中二次污染的机会较多。

海鱼VS淡水鱼

1、营养

相比淡水鱼类,海洋鱼类一般含有更髙比例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是海洋中的生物食物链使海洋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中的n-3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在海洋性鱼类中,最终导致鱼类呈现高比例n-3/n-6的脂肪酸组成特征。

Ω-3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极高,能够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和大脑。

2、口感

海鱼没有淡水鱼的土腥味,且肌肉弹性更好,味道更鲜美。从口感角度,海鱼略胜一筹。

但吃海鱼要注意过敏及组胺中毒。

3、嘌呤

鱼类含有嘌呤,淡水鱼的嘌呤含量相对较低,但海水鱼的嘌呤含量比较高,如带鱼、鲳鱼、鲨鱼、凤尾鱼等。

若是存在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情况,建议以淡水鱼为主。

无论是海鱼还是淡水鱼,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不吃死鱼、腌制鱼、油炸鱼等有毒有害鱼类,才能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

如果你有肾病方面的问题或想了解更多肾病健康知识,马上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肾网

我国《7-24个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指出,满6个月开始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7-9个月就可以每天吃50克的肉、禽类或者鱼类。

这4种鱼尽量少吃,肾不好的人,哪4种鱼千万不要吃

鱼已经成为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公认的食物过敏因素之一,添加鱼肉辅食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宝宝是否为过敏体质。所以,宝宝第一次吃鱼的时候可以量少一点,然后观察宝宝的反应。

如果没有过敏,可以逐渐增加鱼量。如果有过敏现象,要暂停鱼类辅食。过一段时间可以再给宝宝尝一尝,观察宝宝的反应,直到宝宝没有过敏现象,就可以长期给宝宝食用了。

有些会认为深海鱼类中的DHA含量更高,其实这个完全是误解。从目前的调查数据来看,深海鱼和淡水鱼中DHA的含量其实并没有很大差异,一些淡水鱼,比如鲈鱼、罗非鱼、鲤鱼等,所含的DHA也非常丰富。只要是正规的鱼,充分做熟透,都可以放心地给宝宝吃。

日常常见的水产中,最佳选择的通常为食物链底端的物种和大洋性速生鱼类,譬如淡水龙虾、龙利鱼、扇贝、沙丁、鲱鱼、鲶鱼、牡蛎、三文鱼、鳕鱼、罗非鱼等;

良好选择的包括鲤鱼、鲷鱼、大比目鱼、石斑鱼、银鳕鱼等。

其中,最佳选择的鱼类每周可以吃2-3份,儿童从2岁可以可以每周吃1-2份。良好选择的鱼类每周可以吃1份。成人的一份大约是113克,儿童减半(57克)。

有哪些鱼类尽量少吃?

根据美国FDA的吃鱼表格,这几种鱼类——大耳马鲛、大目金枪鱼、方头鱼(墨西哥湾)、剑鱼、马林鱼、鲨鱼、新西兰红鱼,要尽量少吃。因为这些鱼往往容易富集重金属汞,大量的汞在体内聚集会对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