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目前中国本土品牌中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有三种可乐相对占了中国市场较大的比例,它们分别是:崂山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以及天府可乐,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分别来进行分析。

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崂山可乐:崂山可乐是在1953年在青岛开发的一种碳酸饮料,因为山东崂山而得名。其在崂山矿泉水中添加了多种中草药成份,最后再加入二氧化碳气体,使得产品拥有了更多的健康内涵,口感层次更加丰富。虽然崂山可乐在1980-1990年期间曾风靡一时,年生产量一度达8000万吨,但当两洋可乐进军中国市场后就不行了。2004年崂山可乐复出,但超市、商场等地方也少见这种可乐,只在淘宝等一些网店上能看到它的身影。

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娃哈哈非常可乐:非常可乐在1998年由娃哈哈杭州集团开始生产。娃哈哈根据中国人的口味研制了这款可乐型碳酸饮料,由于其含气量高、口感好、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等特点,在当时赢得了不少国人的欢迎。但因为洋可乐已经率先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就有人说出"非常可乐,非死不可"的话语。而娃哈哈打破了这个说法,曾经与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呈三足鼎立之势。但很快2000年后非常可乐也不行了,娃哈哈基本不再生产该产品。

天府可乐:1981年由当时的重庆饮料厂(天府集团前身)和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共同研制,其原料全部由天然中药成分构成,不含任何激素。1985年甚至一度被定位为"国宴饮料"。1994年,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只不过在13年合资过程中,百事公司逐年减少了对天府可乐的生产,天府可乐亏损7000万元。虽然2010年天府可乐成功拿回配方和工艺,2016年品牌复出,但是天府可乐在中国市场从此也是默默无闻。

从这三种中国可乐品牌可以看出,其实中国本土可乐也曾风靡一时,只不过大多在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自从两洋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后,它们也逐渐销声匿迹,在当前碳酸可乐市场里占据相当少的比例,这个是为什么呢?

首先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将目标消费群定位于颠覆传统、个性张扬的青年一代,而红蓝罐在美国甚至全球培养的可乐文化十分丰富,已经远远超出了"饮料"的范畴。它们已经有很多的品牌粉丝,这个是中国品牌可乐所无法比拟的,这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就是,无论是崂山可乐还是天府可乐,其配方都符合不了年轻人的口味。尽管它们尝试把中国传统药材加进可乐里,变成了"养生可乐",听起来会比较健康可口,但是年轻人喝可乐不就是为了寻求刺激和快感,谁会喝中药可乐呢?而中国市场在药材饮品方面,已经有王老吉和加多宝等两大巨头的凉茶饮品,也没人会想到喝这种可乐,所以中国本土可乐始终"乐"不起来。

之从日本的毒可乐事件爆发后,可乐和其它饮品的包装开始向防投毒和防重封方向发展。这是安全性的进步!了解一下日本毒可乐事件!

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细数中国本地可乐,最终为何销声匿迹

主要发生在日本东京,是一起无差别杀人事件。所谓无差别杀人事件,凶手和被害人之间无冤无仇,见人杀人的一种随机杀人方式,这种杀人方式的社会危害极大,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此很难防范。那么,这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把时间退回到1977年的1月4日。1977年的1月4日凌晨零点刚过,在日本品川车站,有六名员工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下班一同出了车站准备走回离开不远的宿舍。走了大概两百米左右。他们经过了一个公共电话亭,其中一个女孩就在地上捡到了一枚十元的硬币,他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刚想告诉大家,这是在旁边又发现了一瓶未开封的瓶装可乐。

当年的可乐都是瓶装的,不像现在以易拉罐为主。这个女孩拿起了这瓶可乐给了六个同事里面年龄最小的一个说,我不喜欢喝可乐送给你喝吧。没想到这个女孩的好心举动却害了他。作为年龄最小的同事,叫惠源明16岁在读高中一年级。他的父亲是新概念的员工,而惠源明是过来做兼职的,他们六个人就回到了宿舍。惠源明就把可乐放到了冰箱里,因为第二天不上班,所以大家都不急着休息。洗完澡后,大家就到了宿舍二楼的休息室喝啤酒聊天。到了凌晨一点多,惠源明想起来还有一瓶可乐,于是他回到宿舍,把可乐拿出来,带到了二楼休息室。

打开喝了没几口,突然就把嘴里的可乐喷了出来,觉得这个可能味道又苦又涩,非常难喝,于是赶紧自来水冲洗口腔。过了五分钟,他突然跌倒在了地上,身体不断抽搐,渐渐失去了意识。同事见状,赶紧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十分钟后,救护车赶到了现场,并把他送到了附近品川综合医院进行抢救。不幸的是,经过一夜的抢救,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与早上七点三十分宣布死亡。

因为他的症状太特殊了,医生已在第一时间通知了警方。随后,他的尸体被警察送出的事件经过法医检验,在他的身上发现了多处大面积的粉红色斑。法医得出结论,他的死亡原因为氰化钠中毒。于是警方把她喝剩下的可乐也拿去了检验。同样在其中发现的氰化钠氰化钠属于剧毒,只有非常少的剂量就足以致人死亡。死亡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起效迅速,很难被抢救。

氰化物在工业上有许多应用,如电镀,印刷,土七,杀虫剂等等。在这些地方工作的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情况的。当时的警察以为这是一起单一的事件,没想到这起事件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早上08:15,就在惠源明死后不久,捡到可乐的那个电话亭不远的地方,因为身穿灰色衣服的中年男子倒在了地上,于是他被人送到了医院。然而到了医院发现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经过警方检验,死因同样是氰化钠中毒。

这名男子晕倒的地方有呕吐,可乐的痕迹在十米外的地方,还发现了一个喝了一半的可乐瓶。在离开一百米远的路灯下,又发现了一个只剩一半的可乐瓶。这已经不是巧合了。很明显,这几起案件是有关联的连环杀人。警方根据可乐瓶上留下的指纹进行搜索,在日本,当时只有留过案底的人才会在警方的数据库中留下指纹,没想到竟然真的速速到了匹配的人。

原来瓶子上的指纹就属于这位中年男子,他的名字叫做金源博,今年46岁。由于盗窃曾两次被捕,之后又因为诈骗而被通缉,已经销声匿迹了13年了。不过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他与本案并没有关联。经过了这两起事件,警方已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立刻组织了两百人左右的特别行动小组,对案发地周边进行彻底的搜查。在中午12点五十分,果然在距离惠源明他们捡到可乐的地方六百米处。在一家商店前的红色电话旁边,发现了一瓶未开封的可乐。

这家商店的老板有个15岁的儿子,他说,自己在之前就看到这瓶可乐了,因为有事急着出去想回来以后再喝。没想到回来以后,警察也来了,幸运的他躲过了一节,氰化钠的致死剂量为零点一五到零点二克。警方一共发现了四瓶毒可乐,分别对他们进行的化验。结果显示,第一瓶导致惠源明死亡的可乐中,氰化钠总含量为一点四到一点六克。第二瓶导致中年男子死亡的可乐中的情况,含量为一点九克。第三名在路灯下发现了可乐中的情况,那种含量为三克。第四瓶,在商店前发现了可乐中的氰化钠含量高达九克。

警察发现这四瓶可乐中投放的情况,那质量是不相同的。根据每天晨跑了几名居民反映,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就陆续出现过这些可乐瓶出现的位置大概有六七处,但是差不多每隔两三天之前可乐便会挪动一下位置,有时候会出现在更显眼的地方。然而,从去年十月开始至案发的时间段内并没有中毒的报案,这就有一个很可怕的猜想了,也就是这个罪犯在进行实验。他想测试一下可乐放在哪个地方被人拿走的几率最高,以及投放多少剂量的情况,那是最合适的,既可以让味道不至于太苦,不让喝可乐的人察觉又可以杀死人。

警察赶紧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民众大力宣传,提高警惕,让民众千万不要捡路边的可乐。顿时,东京的这起事件在全日本变得家喻户晓,大家纷纷提高了警惕。过了一个多月,在2月13日早上六点二十分左右,日本大阪有一个39岁的男子名叫申琪,在上班途中去自动售货机买烟,然后他发现自动售货机的机顶上放着一瓶可乐,于是他就顺手把他带到了办公室。同事听完后极力劝阻他千万不要喝,因为上个月在东京已经连续发生了几起可乐中毒死亡事件,可是他就是不听劝告,觉得就是一瓶可乐,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喝一口应该没事,于是便一口气喝下了整瓶可乐。他喝完了这瓶可乐之后,就出现了中毒症状。同时见状赶紧叫来了救护车。所幸的是,送医及时可能投资的计量不大,他就被抢救了过来,第二天就出院了。

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出院后不久就在家中自杀了。根据他家人的说法,他知道之前东京发生了可乐投毒事件,同事也极力劝阻,然而他还是不听劝告喝了毒可乐,自己感到无比的羞愧就自杀了。

其实他的死亡有很多的疑点。因为按照常理来说,虽然这件事情确实有那么一些丢脸,但绝对不至于自杀,所以这个自杀的理由有些牵强。警察也怀疑这起连环杀人案与他有关,因为这名男子在中毒后的一些症状并不太符合氰化钠中毒后的症状。然而警方经过调查也找不出任何的证据。

24日这天是情人节,在东京车站了一个地下商业街,一名43岁的男子在楼梯口发现了一个箱子,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了满满四十盒巧克力。因为之前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可乐中毒事件,所以这名男子不敢吃里面的巧克力,怀疑是投毒,于是他就报了警。警方到达现场后并不确定巧克力是否有毒,因为这天是情人节,有可能真的是谁遗忘在了这里,所以警察没有贸然把巧克力拆开,而是把它当作食物来处理。过了很久也没人来认领。于是,警方就把这箱巧克力退还给的生产厂商。厂商检查后发现每盒巧克力都有被拆过的痕迹。经过化验,果然在巧克力中检测到了氰化钠成分。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每一盒巧克力里面都应了一句话,大意是天珠骄傲而丑陋的日本人,这几个字是用日语的假名写的,并且是印刷上去的,所以警察也没有线索。12月14日当天,在另外一个车站神田车站的厕所里,也有一名男子捡到了巧克力。神田站距离东京站很近,这名男子捡到巧克力之后,在坐车的时候还吃了一些,随后就晕倒在地,于是被送往了医院抢救。不过,当时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男子就没有报案。第二天,男子就出院了一次。

2月14日发生的这两起巧克力投毒案件就没有联系到一起,直到第二年,日本警方才重新将这两起案件联系到了一起,并对在神田站厕所里捡到的巧克力进行了化验,才发现里面还有微量的氰化物。警方对两起新的情况无巧克力投毒案进行了调查。有证据表明,在二月14日前,这些巧克力就已经放在车站了,而且放毒巧克力的人和放毒可乐的人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但由于没有线索,也就无法追查下去。在当时这起事件发生后,轰动了全日本,导致一段时间内,日本人连正常的可乐都不敢喝了,生怕被投毒。当时可乐包装是可以回收的玻璃瓶装,而自从该案件发生后,大家对玻璃瓶的可乐产生了恐惧。为了消除这些恐惧,于是可乐产品包装都变成了易拉罐装的,因为易拉罐一旦被开启,就很难恢复原样了。人们也很容易判断这瓶可乐是否被开过。

1977年发生在日本的这几记连环投毒杀人案。当时的刑事公诉期是15年,如果15年内不能破案,那么即便找到了真凶,也不能让他定罪。然而,最终这起案件还是没能在期限内破案,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因此,这些案件成为的日本历史上三大悬案之一。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