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问 | 王兆鹏:中国古典诗词能否用大数据解读?

物品问 | 王兆鹏:中国古典诗词能否用大数据解读? 中国新闻社成都市7月11日电 题:中国古典诗词能否用大数据解读?

——采访四川大学文史类讲席专家教授、国内词学促进会会生王兆鹏

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 贺劭清

白居易诗词作品量稳居唐代诗人居首,知名度却没进到前十;唐诗宋词名作最多的是并不是苏东坡、李商隐反而是周邦彦;综合性危害指数值说明,杜甫高过诗仙李白、李商隐强过苏东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陆游《卜算子·咏梅》在近代才开始受注目……用大数据信息来表明和认证中国古典诗词,结果超过许多人想像。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里的二座高峰期,但归属于艺术美学范畴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否用大数据解读?大数据研究唐诗宋词取得了什么探索与发现,又有什么局限性?四川大学文史类讲席专家教授、国内词学促进会会生王兆鹏前不久接纳中国新闻社“物品问”独家专访,做出深度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引言如下所示:

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里的二座高峰期。从大数据信息看,中国古典诗词是不是做到前所未有的相对高度?各自有什么特色?

王兆鹏:资料显示,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家、著作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现阶段广为流传出来的唐诗宋词超出5万首,而汉朝到隋末近600年诗文一共才5000余首。唐诗宋词比前的八代诗增强了7倍多,作家由600余位提升到3000多所,作家和诗词作品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数量级。

唐诗宋词是中国词史上第一座高峰期,有诗人1497家、诗作21085首。相比唐五代,诗人诗作都增强了10几倍。唐诗宋词用调近900种,在唐五代词的前提下增强了700余种。词调多,代表着词体的丰富多彩。唐五代诗人中唯温庭筠、冯延巳、李璟、南唐后主李煜有词集传奇世界,而宋朝则有300多名诗人有词集广为流传。诗人有词集传奇世界,代表着著作多、知名度高,时代需要量大。唐诗宋词往往广为流传总数比不上唐诗宋词,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唐诗宋词是通过口头上流传,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曲。口头上流传的佳作,许多已消亡。

考量文学发展,著作总数是一个主要层面,但最关键还是要有精典。说起中国历史上造成伟大诗人、诗人最多的是时期,无疑是唐代。尽管现有技术还无法精准考量著作艺术价值的多少,但可以用大数据信息来评判著作危害力的大小,剖析出哪一首著作深受消费者青睐。

演员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艺人诵读李白的《将进酒》。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 杨华峰 摄

2022-07-12

2022-07-12